“一次性纸杯,专门招待客人用的。”李蒙顾着闻自己的茶水,很随意地回了一句。
“一次性是何意?”
“就是今日你们走后这东西就扔了,明天来再用新的。”想到他们连电灯电三轮都不知道,李蒙只好耐心解释道。
“竟如此浪费!”李世民提高了声音惊呼道。
“倒也不算是浪费吧!”
反正饭菜还没好,李蒙便接着解释道,“方便快捷,即用即弃,适合公共场所或临时使用;卫生安全,减少疾病传播;成本低廉,适合大规模的需求。”
“竟然如此奢靡地用纸张做杯子,还即用即弃?”李世民则是略带威严的语气质问道。
“哎呀,老兄你这么激动干嘛!”
知道这几位是没见过世面的人,有这样的反应也正常,李蒙就拍着李世民的肩膀说道,“你们这多少年没出山见识,世界早就大变样了,跟你们喜欢的唐朝差距可是翻天覆地的呢。”
“是为兄的不是了,还请贤弟不要见谅。”
猛然反应过来今日此行目的,李世民连忙转换语气说道,“还请贤弟多多讲讲唐朝的事情,这几位也很感兴趣呢。”
李蒙笑着问道:“还未请教几位尊姓大名呢?”
李世民见状,不慌不忙地依次介绍:“这是长孙辅机,那是尉迟敬德……”
“噗嗤……”
李蒙听后,忍不住轻笑出声,调侃道:“看来你们几位对唐朝的兴趣可真是非同一般,取的名字竟全是唐初那些赫赫有名的猛将和贤才。”
说着,他又看向李世民,半开玩笑地问道:“话说李兄为何不叫李二凤呢?”
“李二凤又是谁?”
“想那唐太宗李世民在《威凤赋》中自比为‘凤凰’,又排行老二,所以大家便戏称他为‘二凤’。”李蒙不禁调侃道。
长孙无忌一听,脸色瞬间变得严肃起来,隐隐透露出斥责之意:“怎能对皇帝用戏称?”
李蒙却一脸轻松,满不在乎地回应道:“李世民都已经去世千年了,他的陵墓昭陵我都去过。再说,李二凤又不是什么贬义词,这可是他自己自比凤凰的由来。”
长孙无忌紧接着追问:“你为何对唐朝之事知晓得如此详细?”
“都是历史书上记载的,还有一些隋唐通俗演义的故事。不过,里面把程咬金使用的武器槊写成了斧头,还说他有三板斧的本领。”
李蒙谦虚道,然而他心里却在想着:我不能告诉你当年也好奇为啥李世民被叫李二凤,特地搜索了一下才知道的吧。
程咬金听后,心里顿时有些不是滋味,可又不好当场发作,只能默默隐忍。
李世民接过话茬,目光紧紧盯着李蒙,问道:“那大家对我等这样名字的历史上真实存在的人物,有怎样的评价呢?”
李蒙毫不含糊,按照记忆中现代人的评价,条理清晰地讲述起来:“比如长孙无忌,在高宗朝时成为权臣,后来因卷入政治斗争而被贬,最终离世。”
众人听后,不约而同地将目光投向长孙无忌,长孙无忌的脸上闪过一丝慌乱,正欲辩解,却被李世民一个眼神制止。
李蒙接着说道:“还有李世民的得力助手房谋杜断,只可惜杜如晦在贞观四年就因病去世了。”
李世民听到此处,震惊得猛地站起身来,急切地问道:“贤弟了解得如此清楚,可知为何?”
李蒙觉得李世民的反应有些过激,耐心地解释道:“杜如晦大概是因为长期劳累过度,再加上当时唐朝的医术水平有限,才英年早逝。”
众人听闻,纷纷将惋惜的目光投向杜如晦。
看着众人的反应,李蒙笑着劝慰道:“大家别太放在心上,这些都是历史上已经发生的事,哪能因为名字相同,命运就一样呢?现在叫李世民、刘邦、刘彻的人多了去了,甚至还有叫嬴政的,也没见他们成了话事人啊。”
众人心里感觉李蒙所说的话事人,大概就是李蒙的皇帝。
“开饭啦!”
他们正准备继续追问,冬梅清脆的声音传来。
原本还打算继续向李蒙打听更多事情的众人,瞬间被饭菜的诱人香气吸引。
夏洛和冬梅手脚麻利地将一道道菜品摆上桌,众人的目光被桌上丰富多样的美食牢牢吸引。
每一道菜都色泽诱人,香气扑鼻,让人看了就垂涎三尺。
“这小子的饭食竟然比宫宴都丰盛?”这是众人现在内心唯一的想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