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天得知这个消息的刘一手,忍不住哈哈大笑,打趣两人道:
“你俩也到了该娶媳妇的年纪了,赶明让婶子们帮忙给你们说个亲,等成了亲就不会再流鼻血了。”
姚小满羞红了脸,张狗子依然面无表情,只冷冷反问了句,
“小刘大夫喝了那么多甲鱼汤,还一点事儿也没有,莫不是身子太虚不太行。
难怪这把年纪了还娶不上媳妇,婶子们也不急着给你说亲。”
刘一手愣了愣,脸顿时绿了。
他不行?
他怎么可能不行?
他,他只是,只是没遇到合适的而已。
张狗子和姚小满都走远了,刘一手这口气都没顺过来。
他懊恼自己嘴笨,当时应该引经据典,好好跟张狗子说一通医理,打消他的质疑才对啊。
怎么就被气蒙了,一句话也说不出来,张狗子他们要是误会了他真不行可怎么办?
他可没打算打一辈子光棍,他只是以前太穷了实在没钱娶妻啊!
高春雨等了又等,见刘一手还盯着张狗子他们离开的方向看个没完,忍不住举起草药在刘一手眼前晃了晃,喊了声,
“师兄!”
刘一手眨了下眼睛,这才看到高春雨。
高春雨举着草药问他,
“师父让把这些干艾叶加工成艾条,要怎么弄?”
刘一手忙回道:
“你把艾叶放入石臼中,反复捶打,直到艾叶和叶柄分离。
将艾叶锤成球状,用筛子过滤除去硬杆杂质,剩下的就是艾绒。
将艾绒铺在干净的平面上,放在无风的地方晒干就能卷艾条了。”
高春雨点头表示听明白了,转身就去隔壁暂时充当药房的窑洞,自顾自忙碌了起来。
刘一手见师妹这般用功,顿觉还在纠结的自己有点吃饱了撑的没事找事,居然把张狗子的话当回事。
他行不行,时间自会证明,为了一句玩笑话浪费功夫,他也是傻。
进了屋,见师父正拿着医书,给高秋菊讲解。
一个说的认真,一个听的仔细,一老一少,配合默契。
刘一手看到这一幕,不由很是感慨。
落户后,师父跟他说决定正式收徒了。
采纳高娇娇的提议,不论男女,只要虚心求学,品行端正,年龄适合,就收为学徒。
三年学徒期满,收为徒弟,分门别类培养。
第一批学徒,师父挑中了高秋菊和高春雨。
高秋菊记性好悟性也高,医理药经都学的很快很好。
高春雨学书本上的东西不如高秋菊,但是她耐心好,有韧性能吃苦,在辨别药材和加工药材上很有天分。
师父是打算把她俩一个往医师一个往药师上培养,从目前的表现来看,两人都没让师父失望,都很踏实勤奋,比他当年强。
想到师父说现在已经没什么可以教自己得了,剩下的只能靠他自己摸索领悟。
刘一手不由有些怅然若失,这里不比县城没医馆没药房,没有同行可以交流。
完全靠自己摸索领悟,医术上要想有所精进,实在是太难了。
可这边刘一手刚感慨完,吕阳县的老大夫就过来找他商量合伙开医馆的事,还说高娇娇愿意投钱帮他们开医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