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菱进了屋里之后笑着对她说:“我这一进来了也得了空,好歹教给我作诗,就是我的造化了。”
黛玉便笑着说:“我当你找我是有什么事儿呢?原来是要让我教你作诗啊,你家姑娘教不得你?”
香菱便说道:“我家姑娘忙着她的事儿呢,哪里有空管得上我。”
黛玉说着:“好吧好吧,我就是个顶顶的大闲人,不过既然是要作诗,你就该拜我作师,我虽不通大略,还教得起你。”
香菱笑着说:“果然这样,我就拜你作师,你可不许腻烦。”
黛玉道:“也不是什么难事儿也值得去。学习不过是切重转合当中成转是两副对子,平对仄,虚对实实对虚。若有了好的,连平仄虚实不对都使得。”
香菱听了以后便说着:“我平日里弄了一本旧诗,偷空看一两首有对的极功的,又有不对的,又听见说什么“一三五不论,二四六分明。”看古人的诗上,也是有的工整也有不工整的,所以天天疑惑,如今听你一说,原来这些都是末事,只要新奇为上。”
黛玉点了点头说着:“正是这个理儿,那些个诗词究竟还是个小事儿,首先便是利益最要紧,若去一针。了,连词句都不用修饰,便是好的。”
香菱便笑着说她喜欢陆放翁的“重帘不卷留香久,古砚微凹聚墨多。”
黛玉边说着:“他这诗不好,只是浅的,没有一点深意,若是真心想学,我这儿有《王摩诘全集》你先把他的五言律读百首,仔细品味着,然后再读百首杜甫的七言律,然后再是李青莲的七言绝句,肚子里先有了这些个诗做底子,然后再读其他人的,不过一年就不愁不是诗翁了。”
香菱听着之后,笑说:“既然是这样好姑娘,你快把这书给我拿出来,我带回去夜里念几首。”
黛玉便让紫鹃将王右丞的五言律拿过来,递给香菱,说着:“你只把我里面看有红圈的,有一首念一首不明白的问你姑娘或是遇见我,我讲与你。”
等到回了蘅芜苑之后,点灯熬油地把这些个诗给一首首读了下来。
等到第二天,香菱便将书送了回来,然后后边和黛玉两个人讨论讨论诗,这时候宝玉和探春来了,都听他讲诗,宝玉便笑着说:“可见你是个聪明伶俐了,我读了这些年,竟也不如你的想法。”
香菱听了这话,知道他素来有对女儿亲近的心思便笑着说:“二爷要学的东西杂,我只学了这一件事儿,自然是要往好了来的,更何况又有林姑娘宝姑娘教着我,若我还不能懂得一两句,那倒白费了他们两个的苦心。”
探春也笑着说着:“等到明儿我补一个柬来,请你入诗社。”
香菱便说着:“我不过是心里羡慕才学着玩儿罢了,闺女何苦打趣我呢。”
探春摇着头说道:“谁不是玩,难道我们是认真的呢?若是我们认真成了师,出了这园子还把人的牙都笑掉了呢。”
宝玉又说把姑娘们的事都传到外面去,外面的那些个相公们都挎着时做得。好,黛玉和探春两个便开始教训他,只是还没等说几句。只听惜春打发了入画来请宝玉保育方才走了。
香菱换了杜律又说着:“好歹给我出个题目,让我去诌来,然后也好替我改正。”
黛玉便说着要用昨夜的月亮来诌一首。又给他献了韵,然后香菱这才欢欢喜喜的回去了。
等到回去之后竟想着要做诗的事儿了,茶饭无心,坐卧不定的,宝钗便笑着说:“何苦自寻烦恼,都是颦儿引着你,你本来便呆头呆脑的,再牵上这个,越发弄成个呆子了,我这就找他算账去。”
香菱挡了他,然后将自己做的的一首诗,递给宝钗看,让宝钗替他评评。宝钗便笑的说:“医生我说这事做的不好,不是这个作法,也别害臊,拿了给颦儿瞧去,看他怎么说。”
香菱便和宝钗一起又到了潇湘馆里找黛玉,黛玉看着他做的诗便说道:“给你家姑娘看了,你家姑娘怎么说的?”
香菱一个劲儿的拿眼神去看宝钗,宝钗便笑着说:“我觉得他做的不好,只是你毕竟是正经师傅,至于好与不好,也都是该你的师傅来说的。”
黛玉听了之后便笑道:“倒也不是说不好,只是措辞不雅,看的书少,被他给附住了,把这首丢开再去做吧。”
香菱叹了一口气,便将诗拿了回来,然后去找灵感作诗去了。
宝钗看着她的样子,便和黛玉说笑着:“只因为我没有时间便将他推到了你这儿来,没想到你将他教的越发的发痴了”
黛玉笑着说:“难道不好吗?给你们家培养个师翁,是不是得给我些教资束修。”
宝钗说着:“是得给你,我前些日子做了个香囊,不知道够不够啊?”
黛玉说着:“香囊那是姐姐给妹妹的,束修得另拿来才是。我见姐姐的画好什么时候给妹妹做一副,也就够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