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0章 定都之策(2 / 2)

用户6637109 / 著

第五小说网 https://www.di05.cc,最快更新 明朝皇帝往事最新章节!

朱元璋(看着张正常,缓缓说道):朕今日召你来,是要与你商议一件事。朕认为,“天师”之号,至尊惟天,岂有师也?以此为号,亵渎甚矣。朕决定,去你正一教主天师之称,改天师印为真人印,秩正二品,你可愿意?

张正常(连忙跪地,叩首说道):陛下圣明,能得到陛下的册封,是臣的荣幸。臣定当谨遵陛下旨意,益振宗风,永扬玄教。

朱元璋(微微颔首):好,朕封你为正一嗣教护国阐祖通诚崇道弘德大真人,领天下道教事。你要心存冲澹,葆德纯和,远绍祖传,以守正一。

张正常(再次叩首):谢陛下隆恩!臣必当竭尽全力,不负陛下重托。

旁白:张正常起身,眼中满是感激。他深知,朱元璋的这一封赏,不仅是对他个人的认可,更是对道教的重视。随后,朱元璋又询问了张正常一些关于道教的事务,张正常一一作答,言辞恳切。

朱元璋(满意地说道):你有道术,能为百姓治病,这是好事。朕听闻你曾以符投永寿宫井中,饮者疾辄瘳,朕已诏作亭井上,名曰“太乙泉”。希望你今后能继续以道济世,为百姓谋福祉。

张正常:陛下如此关心百姓,实乃百姓之福。臣定当以陛下为楷模,用道术为百姓解除病痛,宣扬道教的善念。

旁白:张正常告退之后,朱元璋陷入了沉思。他深知,宗教在民间有着广泛的影响,妥善管理宗教事务,对于国家的稳定和发展至关重要。而此时,在北方的战场上,徐达正按照计划,继续扩大明军的战果。

第五幕:上书进谏

时间:洪武元年八月乙亥,上午

地点:应天,皇宫书房

旁白:皇宫书房内,朱元璋坐在书桌前,认真阅读着漳州府通判王祎的上疏。他时而微微皱眉,时而轻轻点头,显然被上疏中的内容所吸引。

朱元璋(读完上疏,对身旁的太监说道):传王祎进宫,朕要当面与他交谈。

旁白:不久,王祎来到了书房。他身着官服,神情略显紧张,但目光中透露出坚定和自信。

王祎(跪地行礼):臣漳州府通判王祎,叩见陛下。

朱元璋(微笑着说道):起来吧,你的上疏朕已看过,写得不错。你说人君修德之要有二,曰:‘忠厚以存心,宽大以为政。’朕深以为然。你详细说说,如何才能做到法天道,顺人心?

王祎(站起身来,恭敬地说道):陛下,上天以生物为心,人君体上天生物之心,故一动一静之间,务合乎天。陛下应顺应天时,减少刑罚,让百姓能够安心生产生活。同时,要关心百姓的疾苦,视民之休戚,若己之休戚。如今浙西已平,租税既广,科敛之当减,犹有可议者。陛下应减轻百姓的负担,藏富于民,让百姓能够安居乐业。

朱元璋(点头表示赞同):你所言甚是。朕近发德音,减茶课,免军需,蠲边郡之租税,正是为了顺人心。但国家初立,百废待兴,还有许多事情需要处理。你还有什么建议,尽管说来。

王祎:陛下,建国之始,方将立法垂宪,以定一代之典。制度、礼文之事可议者固多,臣以为,陛下应广纳贤才,听取各方意见,制定出符合国情的法律和制度。同时,要加强教育,培养人才,为国家的长远发展奠定基础。

朱元璋(满意地说道):好,你的建议朕会认真考虑。你能心系国家,关心百姓,是我大明的忠臣。今后若有什么想法,可随时上疏。

王祎:谢陛下夸奖,臣定当竭尽全力,为陛下分忧,为国家效力。

第六幕:用人之道

时间:洪武元年八月丙子,上午

地点:应天,奉天殿

旁白:奉天殿内,朱元璋端坐在龙椅上,看着殿下的中书省大臣们,神情严肃。

朱元璋(缓缓说道):朕今日想与诸位爱卿谈谈任人之道。任人之道,因材而授职,譬如良工之于木,小大曲直,各当其用,则无弃材。夫人亦然,有大器者,或乏小能,或有小能不足以当大事。用之者,在审察其宜耳。骅骝之材,能历险致远,若使攫兔,不如韩卢;铅刀之割,能破朽腐,若解全牛,必资利刃。故国家用人,当各因其材,不可一律也。不然则人材不得尽其用,而朝廷有乏人之患矣。

李善长(出列,拱手说道):陛下圣明,用人之道,在于知人善任。臣以为,应建立完善的人才选拔和考核制度,通过科举、举荐等方式,选拔出有才能、有品德的人才。同时,要根据人才的特点和专长,合理安排职位,让他们能够充分发挥自己的才能。

刘伯温:李丞相所言极是。此外,还应注重对人才的培养和教育,为他们提供学习和成长的机会。对于有潜力的人才,要给予适当的锻炼和提拔,让他们能够在实践中不断提高自己的能力。

朱元璋(点头表示赞同):好,此事就由中书省负责,制定出详细的人才选拔和任用制度。朕希望,通过我们的努力,能够选拔出更多的优秀人才,为我大明的发展贡献力量。

旁白:就在这时,一名士兵匆匆跑上殿来,跪地奏报。

士兵:陛下,骁骑右卫千户陈谅巡逻古北口,获貊高部将李德明、刘答失帖木儿、谢文振、尹野闾等三十九人而还。

朱元璋(脸上露出欣慰的笑容):好,陈谅立下大功,朕要重重赏赐他。传令下去,嘉奖陈谅,提升他的官职。

旁白:奉天殿内,气氛顿时变得热烈起来。大臣们纷纷称赞陈谅的功绩,同时也对朱元璋的英明决策表示钦佩。而此时,在北方的战场上,明军正继续追击元朝的残余势力,为彻底统一全国而努力。

第七幕:释奠先师

时间:洪武元年八月丁丑,清晨

地点:应天,国学

旁白:应天的国学内,庄严肃穆。清晨的阳光洒在古老的建筑上,给整个国学增添了一份神圣的气息。今日,是遣官释奠于先师孔子的日子。

旁白:礼官们早已忙碌起来,他们按照既定的仪式,准备着祭祀所需的物品。牲用牛、羊、猪各一,币一,白色笾、豆、簠、簋等摆满了祭台,上面盛放着各种祭品。酒乐则选用《大成登歌乐》,悠扬的音乐在国学内回荡。

旁白:先期,朱元璋进行了斋戒,献官及陪祀执事官也俱散斋二日,致斋一日。前祀一日清晨,有司立仗,百官具公服侍班。朱元璋身着皮弁服,御奉天殿降香。献官捧香由中道出至午门外,置龙亭内,仪仗、鼓吹导引至庙学。

旁白:是日,献官法服并执事者集斋所省馔、省牲,告充、告腯;视鼎镬,涤溉,告洁。至日丑前五刻,执事者各实祭物于器,献官及陪祀执事官各就位,监礼、监祭官阅陈设,纠不如仪者。

赞礼官(高声唱道):祭祀开始!

旁白:丞相作为初献,率先向孔子的牌位献上祭品,行三跪九叩之礼。随后,翰林学士亚献,国子祭酒终献。整个祭祀过程庄重而肃穆,所有人都怀着崇敬的心情,向先师孔子表达着敬意。

朱元璋(在一旁观看祭祀仪式,心中感慨万千):孔子乃万世师表,他的教诲,是我大明治国理政的重要依据。今日祭祀先师,就是要让天下人知道,我大明重视文化教育,尊崇儒家思想。

李善长(点头说道):陛下圣明,尊崇孔子,弘扬儒家思想,有利于凝聚人心,促进国家的稳定和发展。臣等定当以身作则,将儒家思想贯彻到治国理政的各个方面。

旁白:祭祀仪式结束后,朱元璋和大臣们离开了国学。

举报本章错误( 无需登录 )

相关推荐: 争雄:从领导被算计开始纵横官场师尊,你把师兄还给我好不好?恋爱纪念日,女友带男闺蜜去看电影重生:我把未来富婆撩成女友!公主被读心后,想刀人的心按耐不住混黑混到身边全是美女官海惊涛穿越七零:成了大佬心尖宠替嫁成宠:疯批老公请挂号[崩铁]在我的bgm里,我无敌京圈太子爷视我如命,一吻成瘾穿进后悔流?开局百抽,抽爽了!玄学娇妻人美心狠,王爷一宠到底综影视炮灰也要美丽长生仙路怦然心动世子不是要出家吗,咋现在赖上我了恶作剧之吻续写三部来袭武道人仙帝少小妻又闯祸了师妹发癫暴富,作死一路成神渣夫假死后,嫁他死对头风光上位六零年代,采购员的悠闲生活综影视:女配有了金手指三子非亲生,重生后报复一下咋啦

本站所有小说为转载作品,所有章节均由网友上传,转载至本站只是为了宣传本书让更多读者欣赏。
Copyright © 2021 第五小说网 All Rights Reserved.
简体版 · 繁體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