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忠文就是这次来的人之一,他家算是小有资产,在城中有两三间铺子,从小就在沈家的族学中读书。后来县学重开,他便去了县学。
他的基础扎实,很快就在一众学子中脱颖而出。他因成绩优异,陆晨阳几次在县学选人都选中了他,今年去赈灾也有他一个。
这次陆晨阳又需要人过来帮忙,他立刻就报名了。
夫子还劝他,给陆大人做事虽然重要,但他读书也很要紧。他日后总要考取功名,他现在可连个童生都不是呢。
可是张忠文觉得,他为陆大人办事,就是为百姓们办事,殊途同归,他已经做了当官该做的事,他很愿意。
而且他很享受这种为百姓做事的感觉,让他觉得自己学以致用,所以即使夫子规劝他,他还是来了。
他和同窗等人到了之后立刻就被安排下去,开始干活。
陆晨阳拿了一叠文书给他,要他整理清楚,然后还让他去理清整个府城的仓库和粮草。
张忠文:“??”
这好像是县尉的活吧?哦,不对,县令的副手叫县尉,这是刺史的副手,叫通判。他连个童生都不是,就已经开始干通判的活了?
通判是六品官,陆晨阳……七品小县令。
好嘛,他来到府城之后干的活职位品阶都比陆晨阳大了。
张忠文一脸木然地去干了,然后就根本没有心思想别的了,太忙了。
他们都是县学出类拔萃的学生,却还是第一次接触实务,皆是磕磕绊绊。碰到不懂的问题就去大牢里问上任,不说也没问题,旁边有牢头拿着鞭子在一边虎视眈眈,没有一个敢不说的。
哦,也有头铁的,不配合的,或者暗中使绊子的,被发现了之后全部都被牢头教训了一顿,下场可谓十分凄惨。
因为在接手之后,他们都发现了这些人要么有贪墨、要么有欺压百姓之举,反正没一个好人,陆晨阳下起手来一点都不客气。
这是后话,反正现在张文忠等一干学生开始了牛马生涯。
就说陆晨阳,他以强势姿态掌控了刺史府之后,就开始调拨兵马去打方世豪了。
本来方世豪接到陆晨阳的信不以为意,闫元杰都答应求和了,陆晨阳算个屁?!
没想到……闫元杰的答应才是个屁,那是一点用都没有啊!
那两万援军的事方世豪也收到消息了,现在他们打陆晨阳都费劲,再来两万?
跑,必须得跑!
可是来不及了。
燕行早就已经埋伏好兵马,顺带说一嘴,在徐浩默认了陆晨阳的行为之后,燕行怕麻烦,又顺便接管了他手里驻军的指挥权。
有徐浩的配合,燕行接手的十分顺利。并且燕行也是有真本事的,这场大战打下来,军中的人对他都十分佩服。
燕行手中有兵马,而且还听话,立刻就决定给叛军包了饺子。
这一战打了足足一天一夜,方世豪率领的三万叛军才被全部俘虏。
然后陆晨阳又缺人了,这次他从府城开始选。什么童生、秀才,陆晨阳见了他们,然后又单独聊了聊,没有太离谱的就都认了职放下去干活了。
陆晨阳忙得脚不沾地,而现在他已经开始行使刺史的权利了。
刺史府里,陆晨阳正在看着手里的名单,眉头紧锁。
他本就心烦气躁,天气又热,更是一肚子的火气。
燕行端着一碗冰粥走了进来,“喝点东西,听说你中午就没吃饭?”
陆晨阳看到他,怔了一下:“你怎么来了?”
燕行说道:“这么忙吗?”
陆晨阳点头:“嗯,很多事都没有人去做。”他说着就忍不住抱怨起来:“有些人根本不适合做事,也有的人只会纸上谈兵,还有的,居然开始给我去公报私仇了。”
陆晨阳叹了一口气:“果然只见几面,聊一聊问题还是不能确认一个人的品行。”
“从县学出来的学生呢?”燕行问道。
陆晨阳忍不住露出了一个笑容:“他们当然都很好。”他一脸骄傲:“每个人都很谦逊,而且还勤奋,而且非常聪明。不愧是我岩泉县的县学出来的孩子们。”
县学出来的学生还有很多都是普通百姓,有的在陆晨阳来之前甚至都吃不饱饭。他们都感激陆晨阳,所以他们都为了陆晨阳而努力把事情做好。
他们希望能够不辜负陆晨阳为他们提供的机会。
燕行说道:“就算是科举也会选出来贪官污吏,你也不要太自责了。你现在时间有限,也不能每个人都自己去考校,不如你也效仿科举,出几个题目,让他们去答?至少也能看出些能力来。”
话音一落,陆晨阳就看向了他,两人四目相对。
燕行这个办法,跟陆晨阳在这成立小朝廷有什么区别?他只是一个县令,甚至都没有任免权。
燕行漫不经心地说道:“咱们陆大人勤勉,给自己找几个师爷总不过分吧?想来放出风去,定会让读书人趋之若鹜。这么多人,陆大人总得好好选择才是,给大家来一场考试,公平公正,谁都没有话说。”
陆晨阳目瞪口呆,万万没想到,武将竟也如此无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