县令叫来了来福村的村长,那村长看起来比叶里正还要大一些,两相寒暄过后,林村长便带着两村人往来福村的方向走。
林村长一边带着路一边说:“我们这来福村啊,住得杂,大多也没有血缘,人也不多,所以就没有里正,只有我这个村长了。”
叶里正连忙道:“大家都推举林村长为村长,想必都是敬重林村长的,以后我们大家伙儿也要劳烦林村长照拂一二了。”
林村长连连摆手:“不必如此客气,以后咱们可就是一村人了,一村人不说两村话。我们来福村靠海,大家大多都是以打渔为生,也算是安居乐业。”
众人一听,顿时就面面相觑,叶家村和吴家村的人从没接触过海边,一时间大家都是既惊奇又担忧。
三娘更是好奇地说:“四婶婶,海是什么?”
叶淮川担心唐雪裕不懂,便解释说:“便是水,三娘可以想象为很一大片水。”
三娘睁大了眼:“那是不是就不会渴了?”
三娘到底是经历过旱灾的,对于没水喝这一点,多少还是有些心理阴影。
叶淮川却摇了摇头道:“海里的水可不能喝,很咸的。”
三娘立时又耷拉下了脸,唐雪裕笑道:“虽然海水不能直接喝,但是处理一下就可以喝了哦!”
三娘期待地看着唐雪裕道:“四婶婶会吗?四婶婶一定会,对不对?”
唐雪裕点了点头:“等到时候四婶婶做给你看。”
“嗯!”
众人走到村子的时候,天已经全黑了,如今是冬天,天一黑下来,那海风就刮得格外厉害。
唐雪裕打量着来福村,村子中间是一条宽阔的村路,而村路两边都是房子,村头住得人多,看起来还挺热闹。
现下正是做晚饭的时辰,各家大多都窝在屋子里,只有些小孩子跑出来好奇地看着,看起来小孩还不少,说明确实是个适宜安居的村子了。
而林村长一直带着他们往村尾走,越靠近村尾则越靠海,越靠海也越人烟稀少,房子也变得破旧。
林村长停下来道:“这一片啊以前也是有人住的,后来有的搬县里去了,有的就往村头挪了,这陆陆续续就空下了这么多,刚好够你们两村人住的。”
大家伙儿都打量着这些屋子,虽说破旧,但好歹有了遮风挡雨的地方,不至于像之前那般餐风露宿。
林村长又道:“今日也晚了,待明日再将你们介绍给大家,村子里的地在北面儿,因为不知道会分人来,所以之前归这些人家的地,就被旁家的分去了,现下只有十来亩地是空的。
等明日分地的时候,你们也可以商量着,看是将地里已经种下的东西,一并花点银子买回去,还是等长成收割了后再将地拿回来,都行!”
叶里正和吴里正感谢过后,林村长便离开了,两村人就开始分屋子住。
如今已经划到了别村名下,两个里正的名号自然就有名无实了,不过在两村村民面前,还都是以两个里正为尊,因此最大的两间院子留给两个里正住,剩下的则是自己挑,而唐雪裕则挑了个离海最远的。
大娘看着一窝蜂往村尾跑去的村民们,好奇地问:“四婶婶,为什么我们不选择住在那边呀?那边离海近。”
两村人因为都觉得大海很新奇,因此都想着挑靠海近的屋子,但唐雪裕却知道,这挑屋子可不是离海越近就越好的。
她边赶着驴车进屋边说:“大娘,这离海近,海风也大,海风对屋子不好,而且保暖也不好。奶奶还有你和三娘,都要住在保暖好,湿气少的地方才好。”
大娘似懂非懂地点了点头,叶老婆子感慨着说:“想不到四子媳妇儿懂这么多。”
叶淮川也点头:“原以为阿雪不曾见过海,没想到倒懂这许多。”
唐雪裕连忙敷衍过去:“以前村子里有去过海边的,这也是我听说的。”
唐雪裕选的这院子虽很破旧,但还算大,目前只有三间屋子,其中一间还破了洞,不过日后收拾收拾,建四个屋子出来也不成问题。
“奶奶,这主屋当然该由您来住。”叶淮川皱着眉说。
唐雪裕正盘算着这院子到时要怎么砌房,叶淮川和叶老婆子那边你推我往了起来。
叶老婆子摆摆手:“将来你们有了自己的孩子,住偏屋哪里够?”
叶淮川想起唐雪裕曾说过和离一事,神色不由暗了暗,抿着唇没有说话。
唐雪裕也想到了这一点,和离一事她还没打算告诉叶老婆子,怕叶老婆子受不住。
她想了想说:“奶奶,您是我们的大家长,当然该您住主屋才是,这是相公的一片孝心啊。”
叶老婆子平时还算好说话,这次却十分坚决:“我老婆子住不惯这么大的屋子,我就带着大娘三娘住这间就够了。”
最终在叶老婆子的坚持下,唐雪裕和叶淮川也只能同意。
唐雪裕刚将驴车上的被子搬到屋子里去,三嫂王氏便带着三哥叶学知一起过来。
王氏笑着说:“四弟妹,我们就住在隔壁,若是有什么要帮衬的,尽管说。”
唐雪裕笑道:“正好呢,怕是要劳烦三哥帮忙,将我相公背到屋里了。”
叶学知嘿嘿一笑,十分轻松地就将叶淮川背起来,往屋内走。
唐雪裕感慨着说:“如今总算是定下来了,我瞧着平安县也是不错的,不若三嫂明日同我一起去县里,采买一些东西回来?”
王氏也正有此意:“好啊,一起去也有个照应,到时候有什么也好让我家这个帮着搬回来。”
唐雪裕笑着应下,晚上的晚饭大家囫囵吃了,屋子整理得差不多后,夜就深了。
她伸了个懒腰走进屋子,看到叶淮川正半坐在炕上,一时有些怔愣。
之前逃荒时候,叶淮川一直都是睡在驴车上的,而她则睡下头,如今这是两人第一次睡在一起,而且,是睡同一张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