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亮有些纳闷,这是哪个领导来了,排场这么大?
现在他正开着服装厂。
处在这个大变革时代,机遇和风险并存。
保不齐哪个红眼他的人,给他小鞋穿。
所以,本来打算回家的张亮,便挤进人群,想看看到底是什么领导。
他站在人群中,拍了拍一个看起来较为和气的中年男子问:“这位大哥,这里为什么这么热闹啊,是什么大领导来了吗?”
中年男子脾气也不错,热情地回答了张亮的问题。
“对啊,就是县里的一个领导来视察我们镇的工作。听说啊,主要是关于村镇经济工作的。”
张亮一听,瞬间来了兴致。
掌管经济工作的,那不能错过。
他的服装厂要是想开得顺利,必须得找个县里的大叔抱着。
想到这里,张亮又虚心地问:“大哥,那您知道,这位领导具体是什么职务吗,叫什么呀。”
中年男子边伸长脑袋,边回答张亮的问题。
“好像是县里地书记,姓王。听说,原本就是小鸡村走出来的大学生呢。新中国刚刚成立那一会儿,能够考上大学,可真是了不起咯!”
听着中年男子的话,张亮突然感觉不对劲。
姓王?
听着怎么这么熟悉?
而且还是小鸡村的人?
就在张亮疑惑,这位新来的县委书记是何许人也时,火车站里人头攒动,好几个身穿制服的政府工作人员,簇拥着一个年纪大约五十来岁的中年男人走了过来。
分列两排、穿着西装、白衬衫的政府工作人员立即鼓起了掌。
围观看热闹的老百姓,也跟着鼓起掌。
一时之间,竟然掌声雷动,好不热闹。
张亮仗着个子高,踮起脚尖,伸长脖子,寻找那位新来的县委书记。
这位县委书记很好找。
因为他和王建国长得竟然有七分相似。
张亮的心,立即凉了半截。
这不用问,八成就是王建国父子一直在外吹嘘许久的王爱国。
王爱国当年的确是一个响当当的人物。
在建国初期,知识极其匮乏的年代,他刻苦钻研,竟然成为了县里唯一的大学生。
那时候,大学生一毕业就会有好工作。
王爱国很快就成为了市长书记,后面靠着勤奋努力,变成了科长。
只不过,后来因为历史原因,他也被下放到了偏远地区当了矿工。
挖矿的这几年,吃不好睡不好,活生生地把头顶的头发干秃了。
如今只有两侧的头发,还长着稀疏的黄头发。
张亮拍了拍刚才的中年男子,用手指了指不远处的王爱国。
“这位就是从市里调来的新县委书记吗?”
中年男子点了点头,“对啊,就是他。听说,这是市里特意委派过来的领导,具体待多久还不清楚。我看啊,起码得一两年。”
经过一番攀谈,张亮算是明白了。
这王爱国复出后,没有能够成功回到市里,而是被弄到了县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