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杯换盏之间,张亮打探了关于钱经理姐姐的职务。
职位不大也不小,要想将产品从广州卖到国外、或者让国外的产品卖到国内,都得由他姐审批。
张亮心思活了,得抱紧钱经理这颗大树,为以后对做外贸做准备。
“钱经理,你放心,这两个月,我一定给你弄个100台收音机过来。”
“好,一言为定,我现在就给你定金!”
吃了收音机卖爆的红利,钱经理当场就掏出了500元定金,塞给张亮。
顺便也把合同给签了。
张亮苦笑,这家伙有备而来。
王大志是一个闷葫芦,全程都在干饭、喝酒。
看到张亮谈笑之间又签订了单子,对他的敬佩又多了几分。
回去的路上,王大志问张亮,“阿亮兄弟,一台收音机可以卖几百元,你为什么不开个厂子,专门生产这个啊。”
张亮叹了口气。
“不是我不想挣这个钱。实在是收音机的成本,平均就在40~80元左右。你想想城里人那些白领,一个月的工资撑死就是40元。我这组装好之后,最起码也要卖个100元以上,才能回本。收音机不是必需品,不像每天都要吃的五谷杂粮,我要是开个收音机厂子,万一卖不出去,那这些收音机就是废铜烂铁。”
“还有啊,组装收音机,是个技术活儿。不是什么人都能干的,他得看得懂图纸、会电路走向、懂得各种配件的作用”
“总之,没你想的这么简单。”
王大志听了点点头,不由得更加佩服张亮。
在电子产品没有普及的年代,收音机的组装,的确是一门技术难度挺高的技术活儿。
要是组装不好,那就会浪费那些昂贵的零部件。
所以,张亮上次也是累死累活、搞得腰肌劳损,才弄出了一批货。
偶尔干还行,经常干这种活儿,他吃不消,而且风险也很大。
毕竟,那时候的收音机还不是快销品。
大家不用个五年以上,谁也不会换的。
这也是他为什么不急着开电子厂的原因。
这次又答应钱经理弄收音机,是为了拉拢钱经理,还有进一步试探收音机和服装在同一个商场,到底哪个销量更好、来钱更快些。
到了村子里和王大志分别后,张亮独自往家里走。
他心里盘算着李雪儿的彩礼,有些头大。
刚走到家门口,他就看到韦松涛站在那里。
一见到他,立即把他拉到了角落里。
张亮有些懵,“韦局,您怎么不进屋里啊。”
韦松涛左右看了看,确定没人。
他一只有力的大手,按住了张亮的肩膀,一脸严肃。
“你小子,最近是得罪了什么人吗?”
张亮想了想,“没啊,来回不就是和王建国、王刚父子的矛盾吗。”
韦松涛摇摇头,“不,这两个父子,我是有底的。他们家亲戚还没出来,不是他们。你再想想,你还得罪了谁?”
张亮刚从广州赶回来,十分疲倦。
方才脑子还有些不清醒。
见到韦松涛一脸严肃的盯着自己,他顿时清醒了不少。
“韦局,硬要说我得罪了谁,那应该是我前两天在医院和知青朱军吵架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