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议是在轧钢厂的大露天 举行的,杨厂长安坐在台上,旁边坐着罗建国。
“同志们,在辉煌的一九五八年,我们创造了钢铁增产的奇迹。
我们的钢铁产量达到了一千零七十万吨,并超过了预定任务。
我们立下了军令状,一九五九年我们将达到一千八百万吨的钢铁产量。
但现在第一季已过去,完成情况不如预期。
其中有一些是因为原材料供应不足等原因导致,但也存在一些同事工作松懈的情况。
以下是本月的批评名单:郭大撇子、贾东旭,这两人取消本月份津贴,以此警示大家。
希望每个同事都尽快振作起来,努力提高生产,不负重任。”
---
(请确保此故事不含有违反历史真实性或政治正确的内容。
如涉及敏感话题需要修改,欢迎告知具体要求。
)
在过去的一年中,我们轧钢厂对后勤主任罗建国同志的表现进行了高度的肯定和表扬……
因此,决定给予她特别的奖励:猪肉十斤、白面十斤以及一台收音机。
台下立即响起了热烈的掌声。
贾东旭的脸色十分难看,他为此付出了无数努力,期望能与罗建国处于同等地位。
可是现实却截然相反——他受到了批评并被扣除了津贴,而罗建国不仅得到了表扬,还有这些令人羡慕的物质奖励。
那些曾经是家中餐桌上许久未见的美味和珍贵物品,尤其是收音机。
站在一旁的易中海也是满脸不解和不快,他心里在疑惑:罗建国究竟做些什么了?为什么值得表彰?
李秀霞坐在沈幼甜身边,微笑着说:“哎呀,甜甜,你丈夫真的很厉害呢。
自从进入钢厂工作后已经获得两次奖励了,先是一个自行车票子,现在又是一台收音机。”
“真羡慕小沈同志啊,能找到这么优秀的另一半。”
周围的同事们也忍不住感叹道。
沈幼甜用眼神轻轻一瞥,坐在人群中注视着台上领奖的罗建国,心里暗暗欢喜;她的妹妹沈欣欣也自豪地对旁人说道:“瞧那站台上面的人是谁——就是我姐夫啦!”
下班时分,沈氏姐妹来到了罗建国办公室里向他表达她们心中的敬意,“姐夫,你也太优秀了吧!”
“怎么了?具体哪里好呢?”
面对夸赞略带谦逊回答说。
姐妹们笑着附和着:“当然各方面都很棒呀,咱们的好姐夫!”
罗建国听了这话之后,便大方提出给小姨子一个小小的惊喜,“行吧,就冲这句赞美之词送给你个礼物如何?”
沈欣欣满心好奇地眨巴着眼睛追问起到底是怎样一件宝贝。
当得知答案是一辆自行车之后更加激动得不敢相信这是真的,“不是在做梦吧?你居然真的买了辆自行车给我吗?”
在姐姐沈幼甜耳边低语两句后,她脸立刻涨红,“姐姐,你坏死了!我就不理你了。”
临行之际到达南锣鼓巷,记挂着多日不见的林水桃,于是告诉姐妹俩先行回去等自己接她回来。
“哎哟”
,两声回应过后就同意了这个安排。
林水桃此时一个人站在供销社里忙碌着。
突然听到门口传来一阵尖锐嘈杂声,只见街坊邻居贾张氏在那里哭诉哀求想得到一些布料帮自己的孩子缝制书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