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等苏言开口,远处却传来一声苍劲有力的沉喝。
“且慢!”
众学子不约而同,转过头定睛一看。
只见是一名老者拄着拐杖,从远处走来。
这名老者看着得有耄耋之年,须发皆白,脸上皱褶密布,但仍精神矍铄,满面红光。
见到这名老者,一众文人和考生,顿时都面露震惊和敬仰之色。
“这不是丁老先生吗?”
“我的天,还真是丁老先生!”
“听说丁老已经归隐山林,开了家私塾教书育人,不再插手朝堂纷争。”
“怎么今日,竟然也到这里来了?”
看着这名老者从远处走来,苏言也不由心中暗暗诧异。
这名老者,名叫丁保文。
在前朝大炎,有天下第一名儒之称。
丁保文年轻的时候,曾担任大炎的太子太傅,武英殿大学士。
每年的恩科,都是由他担任主考,负责撰写考题。
此外,大炎朝末代两代国君,以及所有皇子公主,都是他的学生。
而后来,丁保文见大炎末帝苏隆基穷奢极欲,大兴土木,几次三番力劝他以身作则,勤俭清明,励精图治。
劝到苏隆基恼羞成怒,下令要砍了他的脑袋。
满朝文武和皇亲国戚们纷纷求情,才保住丁保文一命,只是被赶出皇宫。
离开皇宫后,丁保文便在山村之中开了一家私塾,免费教孩童们读书识字,种田自养,有教无类。
毫不夸张地说,放眼大炎朝四百年青史来,论及才学,论及人品,都无人能出丁保文左右。
以至于天下的文人学子,都将他奉为圭臬,甚至称他为当世半圣。
丁保文此时现身,瞬间引来了在场所有文人学子的敬仰,纷纷退到左右,为他让出一条路来。
在众人疑惑的注视下,丁保文来到苏言面前,微微颔首,淡笑道,“草民丁保文,见过苏大人。”
“丁老,晚辈担待不起。”
苏言急忙出手搀扶,恭敬道,“丁老乃大周第一名儒,盛名满天下,曾经在前朝大炎,晚辈便久仰前辈盛名。”
“今日幸得一见,晚辈不胜荣幸。”
丁保文淡笑道,“老朽今日不请自来,是因为听说苏大人作为今年恩科的主考,将考题进行了前所未有的革新。”
“老朽斗胆,想看一看苏大人的新考题,不知苏大人允许否?”
“当然。”
苏言淡笑道,“丁老作为大炎的太子太傅,曾负责主撰过十几届恩科的考题。”
“晚辈初次担任主考,还有诸多不懂之处,正好请丁老指点一二。”
“来人,速速取一份考卷,交给丁老先生。”
苏言挥了挥手,一名翰林院官吏忙不迭跑出人群前去取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