吞下苏言这一个大饼,翰林院众官吏脸上却并没有丝毫高兴。
他们都在翰林院任职多年,怎么可能不知道编撰题目的难度?
按照惯例,编撰出一份院试和殿试的考题,少说也需要一个月的光景。
他们都心知肚明,这份他们号称五天之内编撰出来的题目,实则是黄如汉和肖敬山提前准备好。
只不过事先叮嘱了他们,让他们假装忙碌了五天而已。
想要用剩下的五天,编撰出一份新题目,简直就是天方夜谭。
就算苏大人再是才华横溢,也是难比登天啊。
“苏大人,万一……”
黄如汉弱弱开口,还试图劝苏言回心转意。
苏言却直接摆了摆手,淡笑道,“黄大人,没什么可是的。”
“今日天色不早了,你们都回去,吃饱喝足早点歇着。”
“明日一早,凌晨五更之前,所有人都必须来翰林院报道。”
“晚半个时辰,罚俸三个月,晚一个时辰,罚俸一年。”
听闻此话,翰林院众人顿时都不由瞪大眼睛。
苏言却根本不给他们讨价还价的机会,直接一拂衣袖,头也不回转身离开。
乘着轿子离去的路上,苏言回头瞥了一眼。
看着黄如汉和肖敬山那纠结难堪的表情,嘴角勾起一抹笑意。
“两个老家伙,还想算计我?”
“你们还嫩着点。”
这五天的光景,苏言可没有虚度光阴、浪费时间。
而是一直在民间微服私访,暗中接触那些准备参加院试的文人学子,与他们交流攀谈。
几日的攀谈下来,苏言当然看出了端倪。
来自各地的考生学子们,有的壮志踌躇,有的忐忑紧张。
但是,纵然心态各不相同,但眼下院试在即,自然都在全力备考。
哪怕去一些茶铺酒肆,喝茶喝酒排解压力,也都随手带一两本书籍。
而出身京城名门世族的纨绔子弟们,却是截然不同。
这些世家大族,在当初大炎朝的时候,就已经是富甲一方的存在。
苏言作为前朝侯爷,同为纨绔子弟,虽然比这些人的圈子,层次要高上一级,但也都知道他们的名字。
张家、冯家、窦家这些世族的年轻人,也有一些读书之人,有秀才、举人的功名。
但这些纨绔子弟,却丝毫没有大考在即的紧张感。
成天在青楼花天酒地,寻欢作乐,醉生梦死。
甚至有的人喝醉了酒后,还对青楼的风尘女子们大放豪言,说等过上几日,自己便是今年恩科的探花郎、状元郎。
这些情况,苏言自然是悉数捕捉到,心中埋下一个疑惑。
今日,见黄如汉和肖敬山,直接在自己这个主考在翰林院报道之前,就提前带着官员们将题目编撰好。
再结合先前外地考生和京城考生们两极分化的心态,苏言自然是一眼就看破端倪。
这特喵的,肯定又是裕亲王给自己设下的一个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