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喏!末将定当不辱使命!”
庞玉按捺住面上的激动高声应诺,心中更是不由泛起阵阵感动。
他知道这是李世民对他的信任,也知道其他唐军将领对他的怀疑。
正所谓士为知己者死,他庞玉即使是拼上这条性命,也要报答二公子的知遇之恩!
……
宗罗睺听说浅水原的那边又出现了一支新的唐军,便立即放弃攻打浅水原,转而去攻打庞玉。
庞玉因为兵少,又无险可守,很快便被宗罗睺率领的西秦军逼入了绝境,眼看就要支撑不住。
可饶是如此,庞玉却依旧咬着牙在坚持,死战不退!
无他,只想一死以报李世民的知遇之恩。
就在他和其他将士快要支撑不住之时,李世民却率军出现在了浅水原的北面。
宗罗睺得到消息,又放弃围剿庞玉,转而率军去攻打李世民。
面对兵力数倍于自己的西秦军,李世民没有退却,而是亲率精锐骑兵数十人率先攻入西秦军的军阵,勇不可当。
眼见主帅如此身先士卒,唐军将士大受鼓舞,一时士气如虹,个个奋勇杀敌。
反观西秦军,经过主将宗罗睺多次来回折腾,一个个身体早就已经疲惫不堪,根本无力阻挡唐军的猛烈攻势,只是稍稍抵抗片刻,便很快被打得溃不成军,四散奔逃。
此战,唐军大获全胜,斩首西秦军数千人,宗罗睺率领残兵败将狼狈逃回折墌城。
当天晚上,李世民便率唐军将折墌城围得水泄不通。
到了清晨,薛仁杲和宗罗睺为了保住性命,主动大开城门请降。
至此,西秦国灭亡,李世民和唐军总算是彻底洗刷了之前兵败浅水原的耻辱。
就在李世民攻下折墌城不久,唐军大营突然来了一名使者,自称是奉瓦岗大将王君廓之命来见李世民。
李世民在帅帐接见了他,来人说他们王将军因不受李密重用,听闻秦国公礼贤下士,便打算率麾下一万兵马投奔李世民,希望李世民能够接纳他们。
面对王君廓的主动投效,李世民自然没有任何拒绝的理由,他要来人带话回去给王君廓,只要他愿意投效李家,他愿意上奏天子,保举他为右武卫将军、上护军和常山郡公。
使者听完很高兴告退而去,众将领也也纷纷上前道贺。
李世民嘴上不动声色应和着,内心却突然变得很是凝重。
因为他想起自己之前和秦昇打过一个赌。
当时父亲李渊刚在太原起兵,便派人去拉拢在河东一带作乱的王君廓。
秦昇当时便大胆断言王君廓绝不会接受李家的招揽,而是跑去投靠瓦岗军的李密。
李世民对此还不太相信,因为无论从哪个角度来说,王君廓投奔李家都是最好的选择。
可最终一切正如秦昇所料,王君廓并没有接受李家的拉拢,反而跑去投奔了李密,加入了瓦岗军。
就在李世民为此有些无奈之际,秦昇又安慰他说王君廓在李密那里不受重用,待不长久,不出一年就会回来投奔李家。
虽说之前被秦昇说中了王君廓投奔瓦岗军之事,可李世民还是不太敢相信王君廓会吃回头草。
没想到自己今天又一次被王君廓的使者给打脸了。
此时李世民心中再无丝毫大胜西秦军的欢喜,心情反而变得异常沉重。
毕竟有秦昇这么一个未卜先知的对手在,他心情怎么可能会好得起来。
尤其是这个对手还是被他们李家给亲手逼走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