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听闻陛下熟读历朝史书,想来必然知道后汉末年董卓入主洛阳之事。”
“这个朕自然是知道的。”
杨广轻轻点了点头,目光越发有些不解,显然是不明白当年董卓入主洛阳之事与自己如今退位有什么关系。
秦昇顿了顿,随即继续解释道:
“当年董卓以诛杀十常侍为名入主洛阳,便立即擅行废立之事,废少帝刘辩为弘农王,改立陈留王刘协为帝。
当时南皮太守袁绍和冀州牧韩馥等人便以刘协是贼臣董卓所立为由,不认他这个新君,反而想要拥立幽州牧刘虞为帝。
如今臣以勤王护驾为由率军进入江都,没过几日陛下便下旨退位,将皇位传给年幼的燕王殿下,天下人只会认为是我秦昇在行董贼之事,根本不会认燕王殿下这个新君。
而远在长安的李渊更有可能借此机会向天下人宣布陛下已经命丧臣之手,打着为陛下报仇的名义自己在长安登基称帝……”
“他敢!”
杨广闻言猛然面色一沉,当即恨恨从牙缝中挤出两个字。
不过经秦昇这么一说,他也明白了,自己绝不能在此时退位,给李渊这些人一个谋朝篡位的口实。
此时杨倓也在一旁劝说道:
“皇祖父,孙儿觉得秦将军说的不无道理,皇祖父绝不能退位,让李渊这个逆臣有机可趁。”
杨侑也适时在一旁帮腔道:
“没错,皇祖父,李渊此人狼子野心,皇祖父绝不能让他得逞!”
眼见连自己的两个孙儿都这么劝自己,杨广也乐得就驴下坡,最终缓缓点了点头,轻轻叹了一口气道:
“既然如此,退位之事就将来再说吧。”
说罢,目光看向秦昇,又叹了一口气道:
“只是天下百姓对朕不满之事,爱卿可有办法帮朕化解?”
秦昇想了想,随后沉声说道:
“若是陛下想化解天下百姓的怨气,不妨下一道罪己诏。”
“罪己诏?”
杨广听到这三个字,虽然没有立即变脸,但语气却是瞬间冷漠了不少:
“爱卿也认为朕有罪于天下,已经到了要下诏罪己的地步?”
因为在他看来,自己为君十几载,虽说有一些过失,但也是功远大于过,哪里用得着下罪己诏,这不是主动在史书上留下骂名吗!
秦昇闻言却是笑了笑:
“陛下,所谓罪己诏,不过是做个样子,给天下百姓一个交代罢了。
当年汉朝的世宗孝武皇帝,文治武功,北击匈奴,南吞南越,东征朝鲜,西通西域,晚年却因为常年征战导致百姓生活困顿而在轮台下了罪己诏。
可天下人并没有因为他下诏罪己而看轻他,反而肯定了他的功绩,甚至因为他主动下诏罪己而认为他是一个知错能改的明君。
如今陛下在位时改革官制,修订《大业律》,营建东都,兴科举以才取士,修大运河连通南北,功绩丝毫不下于汉孝武皇帝。
若是陛下能够效仿他下诏罪己,天下人不仅不会诟病陛下,反而认为陛下知错能改,善莫大焉,对陛下的不满很快便会消弭于无形。”
杨广听完虽然没有说话,但眼神分明有些意动,显然是被秦昇说动了心,只是一时无法下定决心罢了。
尤其是秦昇说起他的几项功绩,更是说到他的心坎里,使他觉得自己在位期间虽有一些小过失,但也不失为一代雄主。
杨倓和杨侑也觉得秦昇说得不无道理,便在一旁一齐劝说皇祖父听从秦昇的劝告,下一道罪己诏,以此来安抚天下百姓。
最终,在杨倓和杨侑兄弟二人的再三劝说下,杨广最终同意下一道罪己诏,给天下百姓一个交代。
眼见自己竟然难得说服了杨广,秦昇终于长长松了一口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