虽说叛乱的骁果军已经被击溃,宇文化及、司马德戡和裴虔通等一众主谋自杀的自杀,被抓的被抓,可皇帝杨广却依旧待在西阁,迟迟不肯出来。
连裴虔通这种晋王时代就跟随自己的心腹亲信都能背叛自己,他不知道自己如今还能相信谁。
虽说秦昇刚刚帮自己平定了一场叛乱,可他和他麾下那些将士来路不明,在没有搞清他们的真实意图,或者其他进宫勤王的军队没有到来之前,自己这个天子是绝不能轻易现身的。
倒是丹阳公主杨翎一双美目时不时偷偷望向窗外,目光始终落在某个人身上,又在对方没有注意到她之前飞快收回了视线,面色一阵嫣红,就像是做了什么坏事一般。
方才眼见父皇被宇文老贼用言语欺辱,她情急之下便说出了谁能杀了宇文化及父子自己就嫁给他为妻的气话。
可没想到最后自己竟然一语成谶,真的有一个叫秦昇的少年率领几千义兵进宫勤王,不仅当众斩杀了宇文成都,生俘了宇文化及,还助父皇平定了骁果军的叛乱。
既然人家做到了,那自己好像也只能信守承诺嫁给他了,毕竟自己身为大隋公主,失信于人总是不好的。
就是不知道他娶妻了没有,家中有没有父母兄弟,好不好相处……哎呀,怎么嫁个人这么麻烦呀,早知道当初就不信口开河了。
杨翎的神色变化萧皇后都看在眼里,哪里还不懂自己女儿那点少女心思呀。
她也忍不住多看了秦昇两眼,发现是越看越欢喜。
这少年长得剑眉星目,一表人才,与自己女儿倒是郎才女貌,甚是般配,就是不知家世和人品如何。
不过他既然能在天子命悬一线之时率领义军进宫勤王,救他们三人于水火,人品应该不会差到哪里去。
至于家世,差点就差点吧,反正刚才陛下已经开了金口,许诺封他为十二卫大将军、开府仪同三司、上柱国和国公,今后放眼天下敢说身份比他还尊贵的真没几人了。
只不过最终要不要将女儿嫁给外面那个秦昇还是自己夫君说了算,就怕他嫌秦昇来路不明,不肯将女儿下嫁给他。
杨广注意到了萧皇后的欲言又止,再看看含羞带怯的女儿,哪里还猜不到是怎么一回事,不由苦笑一声,刚想开口说点什么,却突然听到西阁外面传来一声异常惊喜的“皇祖父”。
乍一听到这个声音,杨广不由身躯一震,随即循声望去,竟看到已经几年未见的孙子杨侑此时正跪在西阁外面泪流满面呼唤着自己。
看到杨侑那一刻,杨广终于明白为何自己方才听到秦昇这个名字只觉得似曾相识,原来他就是那个挟持自己孙子叛逃出长安的李家叛臣。
如今看到自己孙子毫发无伤出现在西阁外面,杨广再也顾不上等其他勤王兵马到来,立即奔出西阁扶起杨侑,红着双眼哽咽道:
“侑儿,你没事真是太好了,皇祖父总算能给你父亲一个交代了。”
杨侑却说什么都不肯起来,反而跪在地上失声痛哭告罪道:
“孙儿对不起皇祖父,孙儿在长安僭越称帝,冒犯了皇祖父天威,请皇祖父治罪。”
杨广摸了摸杨侑的头,随即长长叹了一口气,好言宽慰道:
“李渊此人貌忠实奸,连皇祖父都被他给骗了,你一个十几岁的孩子能有什么办法,皇祖父不会怪你的。”
杨侑听完心中越发羞愧,跪在地上不住轻声啜泣。
此时,萧皇后和丹阳公主杨翎也走出了西阁,扶起地上的杨侑,一齐好言安慰起他来,才让他渐渐停止了哭泣。
眼见孙儿无事,杨广才将目光投到杨侑身后的秦昇等人身上。
秦昇见状,当即领着张辽和高顺上前下拜行礼:
“草民秦昇(张辽/高顺)参见陛下。”
杨广见三人态度恭谨,礼节周到,并没有因为刚立下护驾大功而出言无状,心中顿时对他们三人好感大增,当即轻轻一抬手道:
“三位壮士快快请起。”
“谢陛下。”
秦昇三人谢恩起身,垂手站在一旁,丝毫没有跟杨广讨要封赏的意思。
此时杨侑又在一旁为秦昇请功:
“皇祖父,要不是这位秦壮士带着孙儿逃离长安,又一路护送孙儿到江都,恐怕孙儿这辈子都见不到皇祖父了。”
杨广听完轻轻点了点头,随后看向秦昇,沉声问道:
“秦昇,你救朕的皇孙在先,又救朕一命在后,朕要好好封赏你。
朕今天就破例一次,让你自己说出想要什么封赏,只要不是太过分,朕都可以答应你。”
丹阳公主杨翎一听这话面色没来由一红。
父皇真是的,这种话怎么好让人家自己开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