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伟回去就问爸妈怎么回事,唐家两口子这才想起来,儿子工作还没换过来呢!
他们一拍大腿,立即带着儿子往国营百货商店去了。结果人家告知唐茵请假了。
他们说唐茵不是请假了是把工作让给弟弟了,可是没人相信,尤其是主任,这会儿刚从大哥家回来,所以他直接把人给赶出去了。
“胡说什么呢?工作能随便让给别人吗?那都是考试考出来的,唐茵如果不干了这个位置就空出来,我们肯定要再招工考试的。”
“不对啊!主任,那工作就是我闺女考的。”
“是你闺女考的没错,但是跟你儿子没关系,你儿子如果想进来,就等着看招工考试公告吧!再说唐茵就是跟我请个假,她可没说不干。”
唐家几口人灰头土脸的回来了,回来就问女儿,唐茵回来没。
唐娟摇摇头,她这会儿正在翻唐茵的东西呢!看看唐茵有没有藏什么东西。
结果就是些破补丁衣服,唐茵最好的一套衣服现在在她身上穿着呢!
“你看你,一点也沉不住气,你等她把唐伟的工作换过来再赶她出去也不迟,再说就一床破被子呗!你有什么舍不得的。”唐母埋怨着丈夫。
“你还说我,你不也一样吗?”唐父承认是自己冲动了,“你说这死丫头能去哪啊?”
唐茵哪也没去,这会儿正和主任侄女办交接手继呢?两千块钱她可都揣兜里了。
她知道主任侄女就要结婚了,于是开口想买她一套新被褥。
主任大哥就这么一个闺女,宝贝的不行,不然谁家闺女快结婚了还给花钱买工作,那不就等于都带别人家去了吗?
但是他们不这么想,闺女嫁人也是自己家的孩子,听说唐茵这个情况那真是挺同情的,直接就送给一套新被褥,他们给闺女准备了四铺四盖呢!
还有半年多才结婚呢!他们再做一套来得及。他们之前都准备三千买工作了,这两千就换个工作真不贵。
尤其是听说唐茵这情况,他们还把盆子毛巾肥皂什么的都帮着置办了一套,算是他们的一点心意。
“闺女你真准备下乡啊?”
唐茵点点头,“街道那边都报名了,不走不行。”她已经让主任给开了介绍信了,今晚她住招街所,明天一早就跟着大家一起下乡。
她不怕唐家父母找回去耍无赖,因为她已经跟主任打好招呼了。
明天就让唐伟过来考试,她的工作名额的确空下来了,可是唐伟没考上这怪谁啊!
果然第二天一大早,她背着行李,戴着大红花在火车站时,唐家父母带着唐伟就挤过来了。
“唐茵,你不许走,你不能说话不算数。”唐伟揪着唐茵的衣领不让她走。
“小伟,你什么意思,你要替姐下乡吗?”唐茵的眼泪说来就来,她都准备好久了,今天这么多观众她肯定要好好演一出了。
“我就知道你们不是真心断新,你们心里是有我的,虽然我不是你们亲生的,但是你们多少还是舍不得我的。”
“什么舍不得你,唐茵说好的,把工作让给我的,工作呢?”
唐伟的声音很大,昨天他们找到半夜都没找到唐茵的影子,他憋了一肚子火呢!
“你个死丫头,我们养你二十年都白养了?”
“你们是养了我二十年,我至少在这个家里当牛做马干了十五年吧!
你们逼着让我把工作给弟弟我同意了,你们又逼着我让我替妹妹下乡,我也同意了,虽然我不是你们亲生的,可是你们还想让我怎么样?
难道还想喝我的血吃我的肉不成?”
“你别听她胡说。唐茵,我问你工作呢!工作呢?”
“我已经跟主任说好了,这次只是内部考试,我的工作岗位不普通,怎么可能随便一个人就能顶替呢!我能帮你讨到一个内部名额已经很难得了。
八点考试,你再不去可就来不及了,算是你自动放弃了。”
唐伟一听甩开唐茵就跑了,至于唐家父母这会儿倒是被一群人围在中间指责。
“你们两口子可真黑心,就算不是亲生的也不能这样啊!”
“就是啊!可惜了这么好的孩子,摊上这么一家人。”
“我们养她二十年已经不错了。”唐家两口子扒拉开人群就追儿子去了。
在他们眼里唐茵再也没有利用价值了,他们还是去看看怎么能帮儿子保住这个工作吧!
说是内部考试其实就两人,主任的侄女和唐伟。
这是为了公平起见,虽然入职手续都办完了,可是也得让侄女名正言顺的进单位。
这场考试毋庸置疑,就唐伟那点水平,不管准不准备都考不上。
一看这些题,唐伟的头就大了,当场答题当场判卷,唐伟连及格都没达到。
“你真是,可惜你姐帮你求的这个名额了。”
唐伟脸色极难看,那边主任侄女考了九十多分呢!自然是分高的上岗了。
看到儿子垂头丧气的出来,唐家两口子就知道怎么回事了。
“不行,这工作是我闺女的,我闺女空下来的名额自然是由我们家人顶替,凭什么还让别人来考试。”
老唐不讲理,但有人给他讲理,人家把卷子往下他眼前一拍,“首先,百货商店是国家的,不是你们唐家的。其次,你儿子连加减乘除都弄不明白,这么重要的工作岗位他怎么可能负得了责任呢!
我们已经看在唐茵的面子上给你们机会了,是你儿子自己没把握住,这你们能怪谁。”
到底是国营百货商店的主任,怼的老唐哑口无言。再说老唐也就是家里能耐,叫真的时候他就不知道要说什么了。
这事他们就算再去找唐茵也没用,而且唐茵现在已经走了,听说下乡的地方是东北特远的地方,火车就要坐好几天呢!
就是因为这几批下乡的都是去东北那边,听说那边十月就开始下大雪,他们才舍不得小女儿去呢!
三天的火车,下车之后又转汽车,最后又是马车,终于到了唐茵下乡的目的地,靠山屯。
唐茵不是第一批知青当然也不是最后一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