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则天面色阴沉,望着堂下的狄仁杰和卫瑛,心中充满了疑虑和愤怒。
“狄仁杰、卫瑛,如今证据皆指向你们,你们还有何话可说?”武则天的声音中透着威严和失望。
狄仁杰上前一步,拱手道:“陛下,此乃奸人诬陷,臣断不会做出这等不忠不义之事。那所谓的证据,皆为伪造,恳请陛下明察。”
卫瑛也急忙说道:“陛下,臣一心为朝廷,绝无半分二心,定是武三思等人蓄意加害。”
武则天冷哼一声:“口说无凭,若不能拿出有力证据自证清白,朕也难以偏袒。”
狄仁杰深知此刻形势危急,回到府中,与亲信们商议对策。
“大人,如今局势对我们极为不利,该如何是好?”一名亲信忧心忡忡地问道。
狄仁杰沉思片刻,道:“莫慌,此事定有破绽,我们需从源头查起。那伪造的书信和所谓的军粮丢失证据,必有蛛丝马迹可寻。”
于是,狄仁杰派出人手,暗中调查这些证据的来源。
与此同时,武三思等人自以为胜券在握,得意洋洋。
“哼,狄仁杰这次插翅难逃。”武三思冷笑道。
来俊臣附和道:“待除去狄仁杰,朝中便再无人能与我们抗衡。”
然而,他们未曾料到,狄仁杰的调查逐渐有了进展。
狄仁杰的手下发现,那伪造书信的纸张和墨汁并非寻常之物,经过多方追查,终于在一家偏僻的店铺中找到了线索。店主在狄仁杰的威严下,吐露是武三思府上的人购买了这些特殊的纸张和墨汁。
而关于军粮丢失的证据,狄仁杰经过仔细研究,发现其中的账目存在多处篡改痕迹,且与朝廷的正规记录不符。
狄仁杰将这些新的证据呈给武则天。
“陛下,臣已查明,那伪造书信的材料皆来自武三思府上,而军粮丢失的证据也是被恶意篡改。”狄仁杰说道。
武则天看后,脸色稍有缓和,但仍未完全消除疑虑。
武三思见状,急忙说道:“陛下,这定是狄仁杰为了脱罪,故意伪造的证据。”
狄仁杰怒视武三思:“你这奸贼,颠倒黑白,诬陷忠良。”
就在双方僵持不下之时,一名宫女悄悄来到武则天身边,递上一封密函。
武则天展开密函,脸色骤变。原来,这是一封来自边关的急报。
“边关风云突变,敌国大军压境,已连破数城,守军节节败退,百姓深陷水深火热之中。”武则天神色凝重地说道。
朝堂之上顿时一片哗然。
“陛下,当务之急是调兵遣将,抵御敌国。”一位大臣说道。
武则天目光扫过众人,说道:“众爱卿有何良策?”
武三思趁机进言:“陛下,狄仁杰与卫瑛此时嫌疑未清,不可委以重任。”
狄仁杰挺身而出:“陛下,臣愿亲赴边关,抵御敌国,以证清白。”
武则天沉思片刻,道:“准!但朕会派专人监督,若有差池,定不轻饶。”
狄仁杰领命,迅速集结兵马,准备奔赴边关。
卫瑛也主动请缨:“大人,我愿随您一同前往。”
狄仁杰点头:“好,此次定要让敌国贼寇有来无回。”
一路上,狄仁杰和卫瑛心急如焚。
到达边关后,只见城墙上烽火连天,士兵们疲惫不堪。
“大人,敌国此次来势汹汹,我们该如何应对?”卫瑛问道。
狄仁杰观察地形,沉思片刻道:“敌军士气正盛,我们不可与之正面硬拼。需以智取胜。”
狄仁杰派出探子,打探敌军的部署。
探子回报:“敌国大军分为三路,左右两翼包抄,中军直逼城池。”
狄仁杰心生一计:“我们可在两翼设下伏兵,待敌军两翼深入,伏兵杀出,断其后路,我军再从正面出击。”
卫瑛道:“此计甚妙,但需小心行事。”
战斗打响,敌国大军如潮水般涌来。
当两翼敌军进入埋伏圈,狄仁杰一声令下,伏兵四起,喊杀声震天。
敌国大军顿时陷入混乱。
狄仁杰率领主力从正面冲击,卫瑛则带领一队精兵绕后袭击。
敌国军队首尾不能相顾,溃败而逃。
然而,敌国并未就此罢休。
他们重整旗鼓,再次发动攻击。
这一次,敌国派出了精锐骑兵,试图冲破防线。
狄仁杰指挥若定,调遣弓箭手密集射击,又令步兵组成盾牌阵,抵御骑兵冲击。
战场上杀声四起,鲜血染红了大地。
经过数日激战,双方都损失惨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