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一处安全之地,蒙面人摘下面罩,原来是狄仁杰曾经救助过的江湖人士。
“狄大人,我们得知您有难,特来相助。”江湖人士说道。
狄仁杰感激不已:“多谢诸位义士,只是这幕后黑手势力庞大,不知何时才能真相大白。”
江湖人士道:“狄大人放心,我们愿助您一臂之力。”
狄仁杰面色凝重地对江湖义士们说道:“诸位义士,如今还有一事亟待解决。边塞军粮被劫,且军队受到袭击,此事尚未了结。而武三思派宋之问名义上作为随军史官,实则是监视魏元忠,伺机将其置于死地的眼线。倘若那边的线索被武三思抓住把柄,我们的处境将更加艰难。”
江湖义士们听闻,个个义愤填膺。
其中一位带头的说道:“狄大人,您直说,需要我们怎么做!”
狄仁杰沉思片刻道:“我希望诸位能前往边塞,协助魏元忠将军和慕容雪姑娘,保护他们周全,并暗中调查军粮被劫和军队遇袭的真相。”
江湖义士们纷纷点头,表示愿意前往。
于是,在狄仁杰的安排下,江湖义士们迅速启程奔赴边塞。
魏元忠和慕容雪此时正在边塞营地,为军粮被劫和军队遇袭的事情焦头烂额。
“将军,如今军粮短缺,将士们士气低落,这可如何是好?”慕容雪忧心忡忡地说道。
魏元忠眉头紧锁:“定要尽快找出幕后黑手,夺回军粮。”
就在这时,江湖义士们赶到了营地。
“魏将军,狄大人派我们前来相助。”带头的江湖义士说道。
魏元忠大喜:“多谢诸位,来得正是时候。”
慕容雪向江湖义士们介绍了目前的情况:“我们怀疑是敌军奸细混入,但一直没有确凿证据。而且宋之问此人一直鬼鬼祟祟,似乎在收集对将军不利的情报。”
江湖义士们决定兵分几路。一部分人负责暗中监视宋之问的一举一动,另一部分人则协助军队加强防备,同时展开对军粮被劫案件的调查。
负责监视宋之问的江湖义士发现,宋之问经常在深夜与一些神秘人会面,他们的行踪极为隐秘。
“这宋之问果然有问题。”江湖义士暗自说道。
而负责调查军粮被劫案件的江湖义士们,在周边村落探访时,从一位老农口中得知,在军粮被劫的当晚,曾看到有一队人马朝着西边的山谷而去。
江湖义士们顺着线索来到山谷,发现了一些残留的车辙和脚印。
“看来这里就是军粮被劫后的转移之地。”
正当他们准备进一步调查时,却突然遭遇了一伙蒙面人的袭击。
“不好,有埋伏!”江湖义士们奋力抵抗。
经过一番激烈的搏斗,江湖义士们击退了蒙面人,但也有几人受伤。
“这些人定是不想让我们查到真相。”
他们带着受伤的同伴回到营地,将发现的情况告知了魏元忠和慕容雪。
魏元忠分析道:“这背后之人定是怕我们查到关键线索,才会派人袭击。”
慕容雪说道:“那我们接下来该如何行动?”
江湖义士们说道:“我们不能坐以待毙,必须主动出击。”
于是,他们决定设下一个圈套。故意放出消息,说已经找到了军粮的下落,引蛇出洞。
果然,宋之问听到这个消息后,按捺不住,在深夜又与神秘人会面。
监视的江湖义士悄悄跟上,发现他们来到了一个偏僻的营帐。
“原来他们的老巢在这里。”
江湖义士们迅速通知魏元忠和慕容雪,众人带领军队包围了营帐。
“里面的人听着,你们已经被包围了,速速投降!”魏元忠大声喊道。
营帐内一阵慌乱,随后一群人冲了出来,与军队展开激战。
在混战中,江湖义士们发现了敌军的首领,经过一番殊死搏斗,终于将其擒获。
经过审讯,首领交代是受了朝中某位权贵的指使,劫取军粮,袭击军队,意图陷害魏元忠。
“定是武三思那奸贼!”慕容雪气愤地说道。
魏元忠说道:“有了这份口供,看武三思还如何狡辩。”
江湖义士们成功完成了任务,带着证据和口供准备返回。
然而,他们的行动还是被宋之问察觉,宋之问企图派人阻拦。
“不能让他们把证据带回去!”宋之问喊道。
一场激烈的追逐战在边塞展开。
江湖义士们凭借着高超的武艺和机智,一次次摆脱了追兵。
终于,他们带着重要的证据和口供,回到了狄仁杰所在之处。
狄仁杰看着他们带回来的东西,说道:“有了这些,我们便能揭露武三思的阴谋,还魏将军一个清白。”
众人都松了一口气,但他们知道,与武三思的斗争还远远没有结束。
武三思知道证据被狄仁杰拿走之后,他没有表现出一丝的担忧,反而对前来的来俊臣说道:“你们都慌什么?狄仁杰拿到又如何?朝堂之上,多的是我们的人。他就算有证据,也未必能翻起什么大浪。”
来俊臣焦急地说道:“大人,此事不可小觑啊。狄仁杰向来足智多谋,万一他真的……”
武三思打断他:“哼,就算他能在皇上面前呈上证据,我也有办法应对。你速速去安排,把我们的人都召集起来,统一口径。另外,派人盯着狄仁杰的一举一动,有任何风吹草动立刻向我汇报。”
来俊臣领命而去,武三思则坐在椅子上,眼神阴鸷,心中暗自盘算着下一步的计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