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在此时,宰相张柬之站了出来。他神色凝重,拱手道:“陛下,此事还需慎重处理,切不可仅凭这些证据就定了狄大人和魏大人的罪。”
武三思斜睨了张柬之一眼,冷笑道:“张大人,证据确凿,你还在此为他们开脱,莫不是与他们有所勾结?”
来俊臣也跟着说道:“张大人,您这是在质疑陛下的判断吗?”
张柬之怒视着武三思和来俊臣,大声怒斥道:“你们这两个贼子,为了一己私利,不择手段,诬陷忠良!”
他的双目圆睁,满脸正气。
武三思被张柬之的气势吓了一跳,但很快又恢复了那副嚣张的模样:“张柬之,你休要在此胡言乱语!如今证据摆在眼前,你还敢强词夺理!”
来俊臣阴阳怪气地说:“张大人,您这般维护他们,莫不是怕自己的阴谋也被揭穿?”
张柬之冷哼一声:“你们休要血口喷人!狄大人和魏大人忠心耿耿,为朝廷立下汗马功劳,岂会做出这等叛国之事?这分明是你们的诬陷!”
武三思咬牙切齿道:“张柬之,你如此冥顽不灵,小心引火烧身!”
张柬之挺直了腰杆,义正言辞地说道:“我张柬之无所畏惧!倒是你们,如此陷害忠良,天理难容!陛下,切不可被这二人蒙蔽啊!”
武则天看着朝堂上众人的争论,心中也有些犹豫。她深知狄仁杰的为人,但这些证据又让她心生疑虑。
武三思见武则天犹豫,急忙说道:“陛下,此事若不速速决断,恐生变故啊!”
来俊臣也说道:“陛下,张柬之如此偏袒狄仁杰和魏元忠,想必也是同党!”
张柬之怒不可遏:“你们这两个无耻之徒,颠倒黑白,诬陷忠良,必遭天谴!”
朝堂上的气氛愈发紧张,众人都屏住呼吸,等待着武则天的最终决断。
武则天一拍龙案,怒喝道:“都给朕住口!你们皆是朝廷的股肱之臣,在这朝堂之上如同泼妇骂街似的争吵,成何体统!”她的声音在朝堂上回荡,震得众人心中一颤。
张柬之、武三思和来俊臣都被武则天的愤怒所震慑,一时间噤若寒蝉,不敢再吭声。
武则天目光如炬,直直地盯着张柬之,厉声道:“张柬之,你身为宰相,不好好处理政务,反倒在此掺和这等乱事。若再管不好自己的事,休怪朕对你不客气!”
张柬之心中虽有不甘,但也不敢违抗武则天的旨意,只得低头应道:“陛下息怒,臣知罪。”
武则天转头看向武三思和来俊臣,语气稍缓但仍带着威严:“武三思、来俊臣,朕命你二人全力审理此案,务必查个水落石出。但朕警告你们,若有半点徇私舞弊、诬陷忠良之举,朕定不轻饶!”
武三思连忙躬身道:“陛下放心,臣定当不辱使命,公正审理。”
来俊臣也跟着附和:“陛下圣明,臣必当尽心尽力,绝不辜负陛下的信任。”
武则天冷哼一声:“哼,最好如此。若让朕发现你们有任何猫腻,朕绝不姑息。”
退朝之后,武三思和来俊臣相视一笑,眼中满是得意之色。
武三思阴恻恻地说道:“这次看狄仁杰和魏元忠还如何逃脱。”
来俊臣谄媚地说道:“全仰仗梁王您的谋划,这一次定要让他们永无翻身之日。”
武三思说道:“你可要把那些证据做得天衣无缝,不能让任何人看出破绽。”
来俊臣拍着胸脯保证道:“梁王放心,那些伪造的书信和文件,任谁也看不出是假的。”
然而,他们不知道的是,武则天虽然让他们审理此案,但心中对他们的行径也并非完全信任。她暗中派了亲信关注着案件的进展,以防他们暗中使坏。
武三思和来俊臣开始紧锣密鼓地筹划着下一步的行动。他们召集了亲信,商议如何在审讯中逼迫狄仁杰和魏元忠认罪。
来俊臣献计道:“我们可以对他们严刑拷打,不怕他们不招。”
武三思摇摇头:“不可,如此一来,太过明显,容易引起他人怀疑。我们需从他们身边的人入手,寻找突破口。”
来俊臣眼睛一亮:“梁王高见,那我们就先从他们的亲信和家人下手。”
于是,一场针对狄仁杰和魏元忠的阴谋在暗中悄然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