只有这样做,等姜遇醒来就还能吃到热的。
一切都收拾妥当之后,杜久山送杜怀安去书院。
等他回来,发现姜遇竟然还在睡,虽然感觉诧异,但并没有去把人叫醒,而是让她接着睡,自己则继续去做才有个框架的柜台。
而这边姜遇直到日上三竿才被饿醒,换句话说,要不是肚子饿了,她还不一定会醒。
甫一睁开眼睛,已是一室阳光,姜遇有些不适应的用手挡住眼睛。
没想到她竟然睡到了这个时候,旁边的位置早已冰凉,杜久山应该是很早之前就起来了,那应该也把杜怀安送去了书院吧。
不用早起,不用做早饭,还不用送孩子去学堂,一觉睡到自然醒,这种生活简直太棒了。
已经睡饱了的姜遇精神抖擞,就是肚子饿得咕咕叫。她起身下床,拿过搭在木架上的衣服穿好,出去草草的洗漱一番后,便直奔厨房。
也不知道厨房里有没有吃的留给她。
都说饿了的人嗅觉最敏锐,姜遇一走进厨房,就闻到了馒头的味道。她急切的走到灶台前,揭开锅盖,看着里面的白面馒头和清粥,立马感动得一塌糊涂。
他果然心思细腻,不仅给她留了一份早膳,还放在锅里热着。
姜遇将东西拿出来放到灶台上,迫不及待的吃了一口馒头,又喝了一口粥,眉毛微动。
如果这粥的味道能好了一点,馒头也松软些,她会吃得更开心。
填饱肚子后,姜遇想起昨晚还没有剥完的豌豆,立马去找。结果只看到剥好的豌豆,她先是一愣,随即明白是怎么一回事,笑着去找杜久山。
她找杜久山时,他正在锯木条,柜台已经做出大概的形状,只是还没有雕刻花纹。“二牛,你是不是在昨晚把豌豆都剥完了?”
杜久山抬手擦了一下额头的汗水,“嗯,我见只剩下一些,就把它剥完了。”
虽然他说得轻描淡写,但姜遇可记得在她睡着之前,豌豆还剩下一大半。她看着他,千言万语,最终化成一句话。“谢谢你,二牛。”
杜久山不甚在意的笑了一下,随即转移话题。“我留在厨房里的早膳,你可有看到?”
姜遇点了点头,摸着自己鼓鼓的肚子。“现在已经被我吃进肚子了。”
杜久山被姜遇俏皮的模样逗乐了,感觉周身的疲惫都消失了。
两人又说了一阵子的话,姜遇便去将处理好的豌豆和绿豆,全部放到太阳底下暴晒,杜久山接着做柜台。
不过两天的时间,豌豆和绿豆便已经彻底晒干。
姜遇抓起一把干绿豆,使劲的捏了一把,然而不但没有丝毫裂痕,她的手还被硌疼了。
在现代用机器就可把这东西轻松的磨成了粉,但如今是在古代,该怎么办?
姜遇沉吟了许久,终于想起古代似乎也有磨豆子的工具,是由上下两个圆石头组成,好像叫什么石磨?
只是这石磨一般人家似乎没有,她该去哪里找?
正当姜遇一筹莫展之际,一个有些熟悉的声音涌入耳中,“杜夫人,你这是在想什么呢?”
她缓缓抬眸看向来人,原来是住隔壁的苏氏,手里拎着一个竹篮,里面装着各种蔬菜,应该是去集市上买菜归来。“我在想哪里有石磨。”
苏氏从挎在手腕上的竹篮里拿出一个西红柿递给姜遇,“你需要石磨?”
姜遇拿过西红柿,单手抛着玩。“嗯,我有些东西需要用石磨磨成粉。”
苏氏将左手里的竹篮换到别一只手上,“街尾卖豆腐的周大娘家应该有石磨。”
“卖豆腐?”才搬来镇上不久,姜遇对街坊邻居都还不熟悉,但还是知道街尾有一家卖豆腐的,只是卖豆腐的怎么会有石磨。
苏氏摸了一下自己的发髻,将有些歪斜的绒花摆正。“他们家每天卖的豆腐都是现做的,而要做豆腐首先就得把黄豆磨成豆浆,所以肯定有石磨。”
姜遇点了点头,苏氏的分析很有道理,她可以去那个周大娘家看看,说不定真有石磨。“谢谢。”
苏氏笑着摆了摆手,“你别这么客气,咱们可是邻居,互相帮忙是应该的。”她抬头瞧了瞧天色,又低眸看着姜遇道:“那你忙吧,我先回去了。”说着,她便转身往自己家走去。
“再见。”姜遇冲着苏氏的背影挥了挥手,随即转身走向屋内,一边开口道:“二牛,我要出去一趟,你……”
她的话戛然而止,只因那做柜台的地方只有已经做得差不多的柜台,却未见杜久山的踪影。
咦,这男人去哪了?
“二牛?二牛?”姜遇把宅子里的每个地方都找了一遍,却还是没有看到杜久山,可见这男人应该是出去了。
姜遇倚着门框叹了一口气,算了,既然他不在,那她就自己一个人去看看。
街尾的宅院里,一个双鬓微霜的老者正在浸泡挑选好的豆子,一个身形微胖的老妇在晒已经洗干净的白色纱布,而在院子的正中央有一个极大的石磨。
片刻后,门口传来不轻不重的敲门声,一个清脆如银铃的声音自外面传来。“周大娘在吗?”
“谁呀?”老妇将手里的白色纱布放回木盆中,步履缓慢的走到门口,将门上的木栓取下,打开门,看到站在门口的年轻女子,有些浑浊无光的眼中闪过一丝惊讶。“你是?”
年轻女子盈盈一笑,“我叫姜遇,刚搬来不久,就住在前面那间宅子。”说完,她侧身指了指远处的府宅。
周大娘的脸色立马变了变,将面前的年轻女子来回的打量了许久。
她之前听闻有人买下那家凶宅时,心里就非常的惊讶。后面又听闻人已经搬进去住,心里就更加的震惊,觉得怎么会有人胆子这么大,竟然有勇气住进那种阴气森森的宅子。
她对住进去的人很好奇,只是一直没有时间去看。
如今人主动找了过来,她这么仔细一打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