别上山都是奔着山顶的慈光寺去,苏知知在山路上左看右看,一会儿去拨弄一下这里的土,一会儿去捡一片那边的叶子。
她跑来跑去,出了汗,喝水也快。
才到半山腰就已经把自己竹筒里的水喝完了。
伍瑛娘身上带的水囊也不剩多少水了:
“知知,等到了山顶给你取点水喝。”
苏知知忍着渴点头:
“最好还能有果子吃。”
在黑匪山,野果漫山都是,哪些能吃哪些不能吃她都知道。
她甚至知道哪棵树的果子甜,哪棵树的果子酸。
在山上渴了的时候,伸手摘个果子吃,清甜又解渴。
苏知知举目望去,见山上不少树连叶子都掉光了,没有一棵挂果。
她正失望的时候,忽然见前方山路滚下来七八个果子!
“娘你看!”苏知知叫了一句,伸手就去劫。
伍瑛娘截住了五个果子,苏知知也截住了五个。
母女俩抱着果子再往前走的时候,就看一个小和尚沮丧地蹲在路边,面前是一个烂了边的竹篓。
烂竹篓里堆着些果子,和母女俩手中的一样。
悟真见到苏知知手里捧着果子,眉毛扬起来,身子也跟着有了力气:
“出家人不打诳语,是我掉的,是我掉的!”
“给你。”苏知知想递过去,但是又反应过来小和尚的竹篓烂了。
伍瑛娘笑:“我们帮你拿上山去吧。”
悟真抱起烂了的竹篓,脸色由阴转晴:“阿弥陀佛,多谢施主。”
三人一起上山。
苏知知问悟真关于慈光寺的事情。
悟真微微喘着气说:
“我们慈光寺建了好几百年了。”
“我们寺香火很旺,过年的时候,炉子里的香灰都堆不下,每天都要清理。”
“好多人来我们寺求,求财、求子、求姻缘,但是我也不知道灵不灵。我师父说,善恶有报,神佛不涉人间因果。你们来求什么呀?”
苏知知摇头:“我不是来求东西的,我什么都不缺。我就是想来爬山,想来看看佛寺还有山顶的风景。”
悟真想了想:“小施主,你帮我搬了果子,等会儿我带你去个看山景的好地方。”
三人爬到了山顶,把果子交给了寺中其他和尚。
悟真擦擦汗:“两位施主请随我来。”
悟真年纪虽小,但是双手合十的时候有模有样,像个小弥勒佛。
伍瑛娘见苏知知和这小和尚聊得开,小和尚又讨喜,就带着苏知知一起跟着小和尚去了。
“这里看山景视野好。”悟真把苏知知带到他和师父的小院门口。
从小院门口望去,能看见俯瞰整个山谷,山间还有泉水淙淙流下。
的确好看。
苏知知看见山泉就更渴了,她拿着自己的空竹筒问:
“是很好看,但我要先找水喝。”
“啊忘了,该先给你们倒水的!”悟真拍了一下光溜溜的脑袋。
悟真把伍瑛娘和苏知知请进院子里,让她们在院中的石桌边稍坐。
伍瑛娘见小院里打扫得很干净,落叶被扫到角落,石板桌凳一尘不染。
“施主请用。”悟真从屋内出来,左手提一个茶壶,右手拿着一个小碟子。
小碟子里摆着好几个卷状的东西。
苏知知好奇:“这是什么?”
悟真:“这是果仁,我师父说我长身体的时候也在长脑子,要多吃果仁。果仁外面裹着的是我刚和师父一起晒制的桃脯。”
苏知知尝了一片。
有桃子的果香,酸甜,不腻。
外面的果肉软,里面裹着的果仁却很脆,口感很有层次。
伍瑛娘尝了之后也觉得很好吃,甚至想到可以在黑山酒楼的菜色中加入类似的点心,配上贺三郎制的茶,应当会别有一番风味。
苏知知和伍瑛娘在吃过果仁和桃脯的时候,悟真又给她们倒水。
茶壶里倒出来的不是茶,就是颜色清透的水。
可是苏知知喝了一口,立刻察觉到了水中淡淡的甜味:
“这山泉水好甜呐。”
悟真给自己也倒了一杯水,一口气喝了小半:
“放了蜂蜜,所以甜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