俗话说,种瓜得瓜,种豆得豆。
做农民,就全凭一双勤劳的双手来致富了。
这天气好了,一家子人就都下地了。
喜儿没干过地里的活,林羡鱼耐心教她点种,“这种黄豆啊,刨的坑近,点的也稍微的多些。每个坑里三四个种子就行,太多了浪费种子,太少了苗稀,打不出豆子来。”
喜儿当然是专心听主子的话,每个坑里都点三四个种子。
这一边点种,还要用脚把坑盖上踩实。这样就干的不快,一头午也就每人点了三根垄。
林羡鱼和喜儿前面刨小坑,娟儿和刘婶在后面跟着点种和撒土灰施肥。
果然,想要发展女子正规入学简直就是做梦。
子女都入学了,一家子大小的田地就靠着父母辛苦劳作,那是不可能了。
这农作物也要讲究着时令,时令过了,那收成就不好。
农忙的时候,就是入学的男孩子都恨不得翘课下地劳作。
更何况女孩了。
再者,似乎那封建思想太根深蒂固了,女孩子对于入学怕是连想都不敢。
闲时,还是林羡鱼拾缀着村庄里的一大帮子姑娘们,进学堂认真听了一堂课。
后来,才陆陆续续有姑娘们在农活完成后,去学堂听课。
不过,这样也是不错了,村里姑娘们好歹形成了学习的趋势。
姑娘们虽然都是这半工半读,可多多少少也能学习到一些东西,同时也开阔了视野。
到了中午,大家都累了,这时候也完成了家里那二亩旱地。
母子几人便收工回家,到了家,林羡鱼与娟儿洗手做饭。
喜儿与刘婶一人劈柴,一人拿草喂羊和家里的一群鸡。
吃过午饭,一家人就要到山上开荒的那块地头下种了。
林羡鱼率先出了院门,就看到一男子背对着门口站着。
他听见林羡鱼开门出来了,就转过身来,看见林羡鱼就涨红着脸道:
“呃,我家的地都种完了,今天过来帮你们干点。趁着这天儿晴好,得赶紧儿把这地里的活儿干了。”
这青年男子林羡鱼有着印象,前些日子还参加了林羡鱼家的开荒队来着。
他叫吉辉,与土生一般大小,两人也是一块儿玩大的伙伴。
只是这鲍吉辉农闲时,都是跟着吉钧在外闯荡,倒是见识宽广,谈吐得宜。
他人也长的精神,是村庄里小姑娘的梦里郎君吧。
林羡鱼也没再多说什么,在农村,相互帮助着干活,那是很正常的事儿。
而且,两家关系也一直不错,以前土生在家时,互相帮忙也是常有的事。
这块山地现在要播种的是高粱,这东西不是刨埯的,而是刨开一个垄沟来,把高粱的种子撒到垄沟里头,在盖上土就行了。
还是那样的分工合作,喜儿与鲍吉辉挥起锄头刨垄沟,林羡鱼与刘婶和娟儿一边撒种子,一边用脚把泥土踩得实一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