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羡鱼在现代里吃过不少的爆玉米花,可她还是第一次看见这实际操作,居然是在这古代。
只见一个铁槽里燃烧着木材,炉火上架着黑乎乎像一个罐子一样的爆米花机,师傅一边拉着风箱燃火,一边摇动着爆米花机。
看看火候差不多了,师傅把那爆米花机用麻袋裹住,防止烫手,拿放到地上。
然后师傅一拉,紧接着随着“嘭”的一声巨响。
一团白烟升腾而起,热腾腾香喷喷的爆米花便装满了口袋,诱人的香气让口水喷涌而出—
到了午时三刻,家家户户就开始祭龙了。
林羡鱼和娟儿,把爆玉米花(金豆)、龙须(面条)、龙鳞(烙成龙鳞状的煎饼),一一摆上院子当中的祭桌。
刘婶则将灶里的柴灰撒在墙角,意在“辟除百虫”。
古人果然聪明,还知道可以利用草灰杀虫呢。
燃烧艾草熏屋子,希望凭借烟气驱走毒虫。
用木棍或者竹竿敲击房梁,以惊走蛇、蝎等毒虫,毋使为害。
同时,以长竿击打房梁,谓之“敲龙头”,这是要把龙给唤醒,佑一方平安。
水生则带着五儿去鲍里长家剃头了,民谚有“二月二剃龙头,一年都有精神头”之说。
农历二月二是蛰龙升天的日子,民间认为在这一天剃头,会使人红运当头、福星高照。
儿童理发,叫剃“喜头”,借龙抬头之吉时,保佑孩童健康成长,长大后出人头地。
大人理发,则寓意辞旧迎新,希望带来好兆头、好运气。
拜祭的时候,大人小孩还要念着:“二月二,龙抬头,大仓满,小仓流。”
有的地方在院子里用灶灰撒一个个大圆圈,将五谷杂粮放于中间,称作“打囤”或“填仓”,预祝当年五谷丰登,仓囤盈满。
林羡鱼见大家念的欢腾,刘婶脸上满是笑纹,她也算是苦尽甘来了。
林羡鱼大棚里面的玉米和番薯,因为林羡鱼交待了用稻草覆盖在番薯拢上,稻草的发酵,大棚里温度直接上升。
番薯与玉米都已经长出了新苗。
只可惜这古代没有塑料薄膜,林羡鱼只能用草帘子代替。
夜里天冷就在棚架上盖上草帘子,早上太阳出来再掀开,可真是件麻烦事。
今年大雪消融之后,田地里的小麦郁郁葱葱,看来是个好兆头。
不过,到收割的时候,怕也是兵官征粮的时候了。
周云霆可不敢像现代里那样,大肆打压地主老财。
同时,鲍家庄里很多年轻人跟着周云霆去打天下。
鲍家庄人现在都是挺着腰杆儿过日子,仿佛真成了那皇亲国戚似了。
他也不过在林羡鱼的从中挑唆,打了鲍霸天这个地主老财。
夜里,早早吃过晚饭的一家人闲着没事,就坐在堂屋里八卦一些家长里短。
林羡鱼心事重重,早早就进闺房睡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