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到地方,沈芋打开放着饭团的蒸笼,好让味道散出去,柳叶茶和酸梅汤,她则是花了一文钱买了两桶凉水,用凉水浸泡着木桶。
冰块在整个滇州都是稀罕物。
用井水冰镇是多数卖冷饮的商贩常用的法子,一些有门路的也会买些冰块,但经过冰块的饮子,一碗水都要三文钱。
“你们这卖的是什么?白米饭?”
新奇的饭团很快就吸引来一批人,“怎么卖?”
“这是饭团,一文钱一个,里面包着花生,您是刚下工吧?来一个还是两个?”
“饭团?来两个吧。”
“我们这儿还有茶饮,柳叶茶一筒一文钱,酸梅汤一筒两文钱,凭竹筒,两个竹筒可以换一碗柳叶茶,四个竹筒换两碗柳叶茶,五个竹筒换三碗柳叶茶。”
沈芋接着推销,还拿起一筒酸梅汤,“我们这儿有碗,您要尝尝吗?”
说着她倒了几口酸梅汤,她递过去的时候,对方犹豫了会儿,待闻到酸梅汤独有的甜味儿,他面色惊讶,接过沈芋手上的酸梅汤,浅浅尝了一口后,又如牛饮一口倒入肚,后抱着那只碗恋恋不舍,“来一……三筒酸梅汤。”
拿到酸梅汤,“咕咚咕咚”喝了几大口,才缓过劲儿来。
他道:“姑娘你们家这酸梅汤怎和别家的喝着不一样?”
“我们家祖上就是做酸梅汤的,做了百八十年了,能和那些人一样?”沈母抢话,“大兄弟觉得别家的酸梅汤好喝,还是我家的酸梅汤好喝?不是我和您吹,满街谁家酸梅汤能有我们好喝,算我们输,我们家这个柳叶茶味道也不错,要尝尝吗?”
“是吗?那麻烦姑娘再给我拿两筒柳叶茶?”
百忙之中,沈芋瞥了她娘一眼。
不晓得实情的,谁能猜到这是他们第一天摆摊?
“……”
送走第三拨客人,沈芋打开两筒酸梅汤,递给沈母一筒,沈母推辞,“两文钱一筒呢,我喝水就行。”
“娘,今早你就没尝。”沈芋硬是把酸梅汤塞到沈母手里,“您尝尝我的手艺。”
“好好好,尝尝我姑娘的手艺。”沈母喝了一口,面容呆住,这味道……难怪那人说她家味道和别家不同呢,她也没喝过这么好喝的酸梅汤。
酸酸甜甜的,对比之下原先喝的酸梅汤仿若白水一样。
这得花多少钱?
当初,她还觉得自家定价黑心,一筒柳叶水要一文钱,一筒酸梅汤更是要两文。
要晓得,市面上一碗酸梅汤才一文钱。
竹筒自家做的,不要钱,至于竹子?山上大片大片的,村里人还嫌碍事儿呢。
去店里买一文钱能买五个。
然尝了这口酸梅汤,沈母一点也不觉得自家定价黑心了,这哪里是黑心,分明是太良心!
这酸梅汤成本得多少钱呢?每喝一口,沈母心就疼一下~
不到两个时辰,沈芋准备的东西便都卖完了,临近午时,还有好些回头客来问,得知吃食和茶饮尽数卖完,丧着脸离去。还不忘问,“姑娘下午出摊吗?”
“出的,不过下午单卖茶饮。”
从下柳村到县城,便是坐驴车也要小半个时辰,一来一回一个时辰,他们家只有一个灶台,没法既蒸饭团又煮茶。
饭团利润比不得柳叶茶和酸梅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