尽管多年悉心教导,也无法改变她骨子里散发的恶臭。
但她不能这么做。苏瑾瑶即将成为端亲王府的一员,苏府再也经不起任何风波。
若闹出丑闻,哪怕她是受害者,也会招来不利的流言蜚语。
方姨娘深吸一口气,将愤怒压下,“苏瑾瑶没有骗我,她是你父亲的亲骨肉。你这样侮辱自己的姐妹,不仅伤害了父亲的尊严,也是大不孝的行为。去门外跪三个时辰反省。”
“母亲。”苏悦宁喊道。
“如果再欺负家里的姐妹,就不要再叫我母亲。”方姨娘冷漠地打断她。
旁边的丫鬟见状,忙上前拉住苏悦宁:“大小姐,姨娘罚您是为了您好,请别再顶撞姨娘了。”
苏悦宁站在那里,像只被抛弃的小狗,无助而孤单。此时,已无人会关心或爱护她。
方姨娘继续核对嫁妆单子,苏悦宁注意到上面列着几件原本许诺给她的珍贵物品。
“姨娘,虽然我是外人,但也有些体面。大小姐的话虽冒失,但毕竟还是个要面子的女孩,教训几句也就罢了,真要罚跪实在太过分了。”庄嬷嬷出来调解。
她在宫中多年,深知如何审时度势。
一听方姨娘的话便知道苏悦宁之前做了什么不该做的事。
为了自保,她并未过多维护苏悦宁,只是简单劝了几句。
“一家人哪有隔夜仇,给老夫人和姨娘敬杯茶,这事就算过去了。”
苏悦宁紧握双拳,泪水滑落,最终还是低头认错:“祖母,母亲,是我错了,以后不敢了。”
有了庄嬷嬷的调解,方姨娘和老夫人未再追究,但也未接受她的茶,只是放在一边。
不久,早膳送来,大家开始用膳。
想起昨日侍奉老夫人的情景,今日她也规矩地站着准备布菜。
她没有去照顾老夫人,而是强忍着内心的委屈站在方姨娘身旁。
每当方姨娘的目光投向她时,她总是显得既委屈又倔强,嘴唇紧紧抿成一条线,仿佛在努力抑制住即将夺眶而出的泪水。
连老夫人都感到有些不忍心,“宁丫头,一家人何必这么拘谨呢?大家坐下来一起吃吧。”
苏悦宁一边对老夫人摇头,一边用眼角余光偷偷打量着方姨娘,恳求道:“祖母,我以前做了许多错事,伤害了家人的心。现在,我只想尽力弥补。”
说完,她笨拙地夹起一筷子笋干放入方姨娘的碗里,心中还念着刚才方姨娘的态度,想要示好却又拉不下脸来,只能低声说道:“现在的笋最嫩,母亲多吃点。”
过去,方姨娘特别喜欢初秋的笋子,每年秋天都会带苏悦宁去京郊的庄子里挖笋。苏悦宁这句话显然是想唤起方姨娘的美好回忆,让她软化。
如果从苏瑾瑶的角度来看,苏悦宁这次的行为比以往要聪明得多。
可惜的是,即便是正确的做法,一旦由不对的人执行,也很难达到预期的效果。
方姨娘冷冷地将那片笋挑到一边,喝了一口鸡汤。
老夫人看到这一幕,也不好多说什么。
恰巧此时,苏瑾瑶为她盛了一碗鸡汤,她便端起来喝了一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