她轻轻将手镯戴在自己的手腕上,动作优雅得如同女子日常打扮自己一样自然。
这一幕让裴?远尘愣住了,仿佛时间静止。
尽管她表现得很随意,但看到她娇柔的手势,他心里却有股冲动想把所有的珍宝都献给她。
裴?远尘松了一口气,他尽力压抑着内心的波动,一贯冷淡的眼神中却悄然流露出一丝不易察觉的喜悦。
这丝愉悦连他自己也未曾意识到,直到下山时脚步轻盈得仿佛飘在空中。
裴府虽已不再是昔日的王府,但府内依旧秩序井然,没有丝毫衰败的迹象。
管家和各房管事都在有条不紊地管理着家事。
裴?远尘命令清点府中的财产,并亲自挑选送往苏府的聘礼,这些细节自不必多说。
萧远松返回宫中后,心情久久不能平复。他向来认为自己是天命所归之人,很少有事情能够让他感到困扰。
然而这次,苏瑾瑶这位看似柔弱的女子,在他面前展现出前所未有的激烈反应,让他百思不得其解。
难道是因为裴?远尘?不可能啊,那家伙根本不是个合适的人选。还是她故意要激怒他?
这个想法一旦冒出,就难以消散。萧远松起身前往颖妃那里,婉拒了她之前为他说媒的好意。
如果苏瑾瑶真的在意,那么他可以暂时不考虑娶正妻。
颖妃虽然有些意外,但以为他是不想在这个敏感时刻结婚,于是便答应了下来。
这让萧远松感觉轻松了不少,决定等几天再去与苏瑾瑶好好谈谈。
可是,还没等到他再次找上苏瑾瑶,裴?远尘已经高调地向苏府提亲,这一举动如同冷水滴入热油锅,整个京城都沸腾了起来。
太后,一直避免在景和帝面前出现以免引起嫌隙,此刻也坐不住了,急忙赶往御书房,她急切地说:“陛下,璋儿这样做实在太鲁莽了,他怎能用自己的婚事来发泄不满呢?”
景和帝放下手中的奏折,揉了揉眉心,显得十分疲惫:“母后何出此言?苏二小姐您也见过,容貌出众,性格沉稳聪慧,又有机智谋略,璋弟迎娶她为妻,我看是非常相配的。”
太后没料到皇帝会这么说,立刻反驳道:“就算她才貌双全,但她不过是个小官吏的女儿。”
景和帝凝视着母亲,眼神坚定:“母后觉得什么样的人家才配得上璋弟?承恩公府吗?”
太后心中一惊,连忙压下急躁的情绪,缓声说道:“哀家的意思是,璋儿现在还在禁足期间,怎么能去议亲呢?陛下应当派人把他叫回来才是。”
景和帝语气平和,解释道:“这门亲事不需要璋儿亲自去说合,季渊已经作为媒人前往苏府商定了。”
太后听闻此言,脸色骤变。
竟然是季渊。
当然,季渊身为皇帝与璋儿的老师,身份地位确实适合做这样的媒人。
但太后心中满是疑问:为什么他们会看不清这门亲事并不合适呢?难道皇帝真心希望璋儿找一个平凡的家庭联姻,是担心璋儿势力过大吗?
璋儿现在失去了王爵,如果再没有强大的姻亲支持,恐怕再也难以翻身了。
太后心里乱如麻,却又不敢直言心中的忧虑。在焦急和矛盾之中,她的眼角不禁流下了两行老泪。
“哀家不同意这桩婚事,你不知道那个苏瑾瑶在京城里名声如何?”她说道:
“她不过是个普通人家的女儿,用些手段就让璋儿连我都敢违抗。这样的女子进门,只会带来混乱。哀家不求你为璋儿多费心思,但也不能眼睁睁看他走入歧途啊。”
她的神情显得十分悲痛。
景和帝轻轻叹了口气,将一封压在奏折下的信件藏得更深了些。
他知道太后对裴?远尘既有算计也有真情,而这次的伤心似乎也包含了一丝真实的情感。
曾经,裴?远尘或许会因太后的真情而感动。但现在,景和帝清楚地记得她是如何亲手掐灭了裴?远尘对母亲的那份孺慕之情。
理智上,景和帝觉得这样最好,大燕不需要一位与外戚关系紧密的太后;然而情感上,他对这个弟弟感到深深的疼惜。
回忆起往事,景和帝还记得裴?远尘在潼关出生时的模样,那时的他是一个总是哭泣却只在他怀里安静下来的婴儿。
兄弟间的亲情,在那幼小的笑容中体现得淋漓尽致,也为他的阴郁心境带来了光明。
可惜,时光不会停滞,随着年龄增长,他们兄弟二人渐行渐远。
当景和帝终于登上了权力的巅峰,才意识到不知何时起,他那乖巧的弟弟已变成了让人畏惧的存在。
景和帝并非不了解裴?远尘内心的倔强,想要改变他的性格绝非易事。
景和帝事务繁忙,外有列强环伺,内有前朝老臣暗中图谋,后宫也不断有人想要接近他。在这重重压力下,景和帝感觉自己迅速苍老,而他的挚友裴?远尘却依旧满是活力。
随着时间流逝,景和帝对裴?远尘的态度变得宽容起来。多年来,他对裴?远尘的种种行为都选择了默许,甚至在裴?远尘的婚姻问题上,景和帝也不愿意违背他的意愿。
当太后表达对裴?远尘未来的担忧时,景和帝罕见地强硬了一次。
“母后若想赐婚,尽管以凤旨行事,朕不会干涉。”
景和帝的话让太后一时无言以对。她明白,如果现在为裴?远尘赐婚,就等于公开承认了他们之间的特殊关系,这将对她的名声造成不利影响。
见此情景,景和帝便借国家大事忙碌的理由,巧妙地将话题转移开去。
这一举动使得太后更加不安:皇帝是否真的准备对付裴?远尘?为何他对裴?远尘迎娶一名普通女子表示赞同?
二皇子萧远松同样被这个突如其来的消息惊到了。
起初,他认为裴?远尘在积卢寺提及向苏府提亲不过是虚张声势,未加重视。
然而,事实证明裴?远尘确实有意于此,这让萧远松感到意外且担忧。
他不明白为什么父亲不尽快处理案件,给裴?远尘定罪,从而避免苏瑾瑶陷入困境。
考虑到如果裴府将来遭遇不幸,苏瑾瑶可能面临的命运,萧远松感到十分焦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