给了阿芳电冰箱票还有钱,当那崭新的电冰箱被抬出供销社时,那些原本正在排队的群众立马眼睛都亮了起来。
有些羡慕道:“这电冰箱票可是不好搞啊,一台电冰箱都多少钱了。”
排队的还有钢铁厂的职工,他们认识郭国涛,笑着说,“这你就不知道了,郭工可是我们钢铁厂的九级工程师,看到他身后的那姑娘了吗,人家可是我们厂医院的医生,医术厉害着呢。
不仅医术厉害,她今天还在我们厂第二车间维修车床,让一众大老爷们都汗颜,这电冰箱票也是厂里奖励给她的。”
好事不留名,那是比较低调的情况下,可是苏余在厂里,一个女同志不仅会医术,这自学能力也是“超级强”,在展现了一番维修技术之后,可是狠狠的震惊了一把那些大老爷们。
钢铁厂家属院附近几条巷居住的都是钢铁厂的职工,抬头不见低头见的,一传十十传百,不到多久的功夫。
苏余这个女医生,女技术员在大街小巷可就成了名人了。
连带着售货员阿芳看向苏余的眼神都是带着敬佩与崇拜。
有人看向郭工,笑着说:“郭工,恭喜了啊,买电冰箱了,你家这日子越过越好了。”
郭国涛笑着回应众人的祝贺,脸上洋溢着藏不住的自豪:“借大家吉言呐,都是孩子们有出息,给家里争光。”
这时,人群里有人高声问道:“苏余同志,你这医术和技术双精通,到底是咋做到的呀?能不能给我们讲讲窍门?”
众人纷纷附和,目光齐刷刷地投向苏余,满是好奇与期待。
苏余微微红了脸,有些不好意思,清了清嗓子认真说道:“其实没啥窍门,就是肯下功夫。我平常只要有空,就会找各种技术手册、医学书籍来看,遇到不懂的,就向厂里的老师傅、医院的前辈们请教。就像维修车床,我也是反复观察、琢磨,一点点积累经验。”
人群中响起阵阵赞叹,阿芳忍不住又凑过来:“苏余,你这么厉害,肯定有不少人追吧?”
这话一出口,众人哄笑起来,苏余也是哭笑不得。
郭晓宜在一旁幸灾乐祸地打趣:“表姐,快老实交代,有没有心仪的对象呀?”
苏余佯装生气,伸手要去打她,郭晓宜笑着躲到李红梅身后。
“好了,今天难得出来一趟,回家我跟你姑妈亲自下厨,好好奖励一下咱们家的大功臣。”
姑父郭国涛看着苏余,脸上带着宠溺的笑容,听到晚上有好吃的,郭晓宜高兴得跳了起来,双手一拍,兴奋地说:“哇塞,太好了!爸妈你们下厨,那肯定是一顿超级丰盛的大餐,我都要流口水啦!”
李红梅笑着点了点郭晓宜的鼻子,说道:“就你馋嘴,不过今天确实得好好庆祝一下,你姐这么有出息,我们都跟着沾光。”
苏余看着热闹的一家人,心中满是温暖,说道:“都是一家人,说什么沾光不沾光的。要不是姑父姑妈一直照顾我,支持我,我也不可能有今天。”
郭国涛欣慰地笑了笑,招呼大家赶紧回家,一路上,郭晓宜像只欢快的小鸟,叽叽喳喳地说着晚上想吃的菜,什么红烧肉、糖醋排骨,说得绘声绘色。
回到家后,李红梅和郭国涛就一头扎进厨房忙碌起来。
郭晓宜也想帮忙,在厨房里进进出出,一会儿递个调料,一会儿拿个盘子。苏余则在客厅里整理买回来的一些杂物。
不一会儿,厨房里就飘出阵阵诱人的香味。郭晓宜不停地在厨房门口探头探脑,馋得不行。“妈,什么时候能开饭呀,我感觉我都能吃下一头牛了!”
李红梅笑着嗔怪道:“别急别急,马上就好啦。你去把碗筷摆好,再叫你表姐过来帮忙端菜。”
郭晓宜应了一声,转身去叫苏余,两人一起把热气腾腾的饭菜端上了桌。桌上摆满了色香味俱佳的菜肴,郭国涛还特意拿出了一瓶珍藏许久的酒,给每个人都倒上了一杯。
郭国涛举起酒杯,一脸郑重地说:“今天这顿饭,一是为了庆祝咱们家买了电冰箱,日子越过越好;二是要好好表扬小余,在厂里做出了这么大的成绩,给我们长脸。来,大家一起干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