封王的圣旨是五月初八日颁下的。
四皇子封荣王、五皇子封定王。
虽然按照景朝祖制,皇子封王之后就会就藩,但毕竟是皇帝的儿子,他们在京师的府邸不仅会得到保留,还会按照王府的规制进行一定的阔建。
其中有不少的事情,都是由工部操办的。
从王府阔建开始,定王就成了东宫的常客,太子大多数时候对弟弟们还是比较有耐心的,但有时被定王缠的狠了,他就开始怀念远在封地的晋王了。
晋王要是在,肯定有办法把定王拽走,免的他总在他这儿念经。
太子被话痨的定王搞的头疼,万般无奈之下,他只好拉魏端妃挡枪。
“五弟还没看过这届淑媛们的画像吧,孤听说这事儿父皇好像是让魏娘娘和柳娘娘一起帮着母后操持了。”
定王自动忽略了柳惠妃,七分期待、三分扭捏的去内宫给魏娘娘请安了。
一个时辰后,他给太子带回来了一个自认为十分石破惊天的秘密:绍王跟他母妃柳娘娘闹脾气了,现在内宫都在传这事儿呢。
太子:……
这叫什么秘密。
他问定王:“你画像看的怎么样了?”
定王反应过来,挠头道:“我还没到魏娘娘那儿,就听说老六的事儿了。”
然后他就赶回大哥这儿来报信了。
太子明白了,得,这是为了听墙角,把他未来的王妃都给忘了。
“那你再去给魏娘娘问个安吧,”太子瞟了眼满脸遗憾可惜的定王,打发他走人。
定王一溜烟就又出了东宫。
到了万安宫,九皇子也在魏娘娘那儿吃果子呢,定王没好意思当着弟弟的面,跟魏娘娘讨淑媛们的画像看。
他坐在九皇子对面吃茶,时不时的就抬眼瞟这个弟弟一眼,默默祈祷这个弟弟赶紧吃饱喝足走人。
但九皇子不知道定王的心思,他看定王一直看他,还以为五哥这是馋他的果子了,下意识的就把手中的果子攥紧了点,然后又觉得这样做不对,迟疑了一会儿之后,他下定决心割爱,神色坚定的把眼睛一闭,伸手把果子递给定王:“五哥吃。”
定王不能伤弟弟的心,他笑呵呵的把九皇子递给他的果子推回去:“你吃吧,五哥看着你吃就开心。”
小样,别以为他没看见那果子都沾上他的口水了,赶紧吃吧,吃饱赶紧走,别耽误他看未来王妃。
九皇子一下子就收回了劫后余生的果子,坐回位子上开开心心的吃了起来。
最后还是魏娘娘不忍心再看定王那副抓耳挠腮、欲言又止的模样,开口叫九皇子端着那盘果子回偏殿和她母妃一起吃了。
“过来看看吧,”九皇子走出正殿,魏娘娘就让宫女把尚在琼华宫的淑媛画像给取来了,不过柳惠妃心仪的儿媳窦姑娘的画像不在这里面。
皇后已经跟她说过了,那位窦姑娘,最后八成是要做绍王妃的,那她的画像,也就没必要再拿来给五哥儿看。
要不然若是五哥儿看上了窦姑娘,反倒是要徒增失落。
定王不知道魏娘娘的苦心。
他念着刚知晓的秘密,对那位窦姑娘着实是好奇的很,看了一遍之后,见没有窦姑娘的画像,就有点疑惑了。
“娘娘,琼华宫就还剩下这些人吗?”
“怎么?这么些好看的姑娘,竟没有一个合你的眼缘?”魏端妃笑着问定王。
比起皇后不偏不倚的端庄仁肃,魏端妃的慈和更多了些让人想要亲近的感觉,打眼一看就是位亲和慈爱的娘娘。
定王的生母过世之前也曾在万安宫随魏端妃居住,母子俩都受过她不少照拂。
定王在魏端妃面前,多了些做儿子的随性,少了些做皇子的拘束。
听端妃这么问,他直接就说:“魏娘娘还不知道我么,我哪有那么挑啊,就是听说有个姓窦的姑娘,还挺出彩的,没看见她的画像,倒有点可惜。”
别是被送出宫了吧?
别啊,他还想看看这位能引的绍王和柳娘娘反目的窦姑娘,到底是何方神圣呢。
魏端妃眉心稍皱,“怎么问起窦氏了?难道你已经去过琼华宫了?”
“没啊,”定王有点茫然的挠了挠头,“好端端的我去那儿干什么啊,这又不像二哥那会儿似的,所有人都是为他选的,我平白无故去那儿晃,不是坏了她们的清誉么。”
魏端妃松了口气,语重心长的跟他说:“既然不曾见过,那窦氏你也就别再过问了吧,这么多好姑娘呢,你跟本宫说,你喜欢什么样的,本宫也好帮着你挑选着些。”
定王明白魏娘娘的意思了。
他有点不忿,可也不想害魏娘娘替他担忧。
“您放心吧,”定王说,“我就是对那位窦姑娘有点好奇,没想跟什么人争抢,既然魏娘娘这么说,那我日后再也不提她了就是。”
说完之后,定王拼命忍住心底的那股不服气,低头去看那些画像了。
刚才全是对那位窦姑娘的好奇,他光顾着看画卷边标着的籍贯名姓了,这会儿把目光转到画卷本身,定王发现留到现在的这些姑娘,还真是各有千秋,各个都是好看的紧。
定王慢慢的真就忘了那位让他好奇了半天的窦姑娘,目光逐渐被一位姓荆的姑娘给吸引住了。
魏端妃眼看着定王翻看画卷的动作停了下来,又看他眼睛都亮了亮,脸颊好像还浮现了点若有似无的可疑红晕,也就知道他的心思了。
她再往那副画像一看,嗯,庐州府荆氏,的确美貌,才识在这届淑媛中虽然不算十分拔尖,但也是识过字、习过书的,皇后召她说过几次话,魏端妃当时也在旁边,能看得出这位荆姑娘性情温婉贤良,若能做定王妃,也不失为一桩良缘。
魏娘娘心里面有数了,她把这位荆姑娘记下,打算回头跟皇后说一说。
三位王爷大婚人选的确定时间,定在了这个月的月末。
终选这天,经过层层筛选,在初选的几千人中脱颖而出,留到最后的不足一百位淑媛穿上她们最好看的衣裳,挽好最适宜自己的发髻,由女官们引到琼华宫正殿外候传,但却迟迟未能等到帝后与端、惠二位娘娘的到来。
怀孕九月有余的太子妃娘娘,要生产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