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佳茵听得心花怒放,有人卖野鸡,那就是说这边果然是可以私人买卖了。
她笑盈盈地上前打断两人。
“两位婶子,打扰一下,刚才听你们说肉联厂那边买到野鸡,我想请问一下,还有别的山货卖吗?”
二人见沈佳茵一小姑娘长得清秀可人,还非常有礼貌,便热情地给她介绍。
“有的,野猪肉,菌菇,干野菜啥的,都有呢。”
“谢谢两位婶子。”
二人本准备走,一人见沈佳茵背着大背篓,似乎挺沉的,赶紧叫住她。
“小姑娘,你这是……也要卖山货?”
都有人卖野鸡了,沈佳茵也不怕了,便大着胆子回话。
“不瞒两位婶子,我确实搞了点山里野生的东西过来,也不知道有没有人买……父母去世得早,弟弟10岁,妹妹才4岁,我也是没法了,才想着卖山货换些粮食回去呢。”
说到后面,她真真假假,假假真真,连带着飚了一把演技。
眼泪汪汪的样子当即引得两个大婶同情心爆表。
让她赶紧放下背篓,看看有没有需要的。
沈佳茵放下背篓,忙给两人介绍笋芋和冬笋的吃法、做法。
把两样东西吹成了人间美味,听得人口舌生津。
最后,买野鸡的大婶买走了两斤冬笋,另一个大婶买走了一个五斤多大的笋芋。
冬笋一毛钱一斤,笋芋五分一斤,统共得了五毛。
数额不大,但好歹开张了。
沈佳茵一阵彩虹屁乱拍,哄得两大婶心花怒放,迫不及待给她指点哪里人多,让她赶紧去。
又对着两人好一番千恩万谢,这才开心地往供销社去。
渐渐地,就看见了小摊贩的影子。
沈佳茵环视了一圈,选了个去供销社和肉联厂附近的岔路口,在一个卖栗子的男子附近,将背篓放下来,拉开了面上的口袋,露出了冬笋和笋芋。
人群熙熙攘攘,进进出出。
半个小时过去了也没人看她的东西一眼。
闲得发慌,她便跟旁边的男子攀谈起来。
“大哥,请问你来卖栗子多久了?天天来么?”
男子地道的山里人打扮,穿着破旧的短打棉衣,二十三四的样子,皮肤黝黑,见沈佳茵是一个人畜无害的小姑娘。
便和她坦言。
“来了好几回了,家里有奶娃娃要养活,我家那口子没奶,没法了,只能拿栗子过来卖了,换些米回去煮米汤喂娃。”
“这城里人不喜欢吃栗子,栗子也不好卖……”
男子唉声叹气,快愁死了。
沈佳茵又将对两个大婶说的那番身世悲惨话说了一遍,瞬间又让男子为她捏了一把同情泪。
又等了会儿,忽然四五个妇女风风火火往这边来。
也不知干啥的,看上去,就像是逮人的。
男子唬了一跳,赶紧收起地上的栗子往背篓里塞,一副要跑路的样子。
沈佳茵看得心跳都加速了,“大哥,怎么了?这些人是做什么的?你认识么?”
开放初期,还是相当敏感的,偏远地区政策的推行难免滞后或者有些偏颇,沈佳茵可不想莫名其妙就翻沟里了。
嘴里问着,手上动作一点都不慢。
麻利将口袋往背篓上一盖,吃力地背上背篓就跑。
“就是她,在那里——”
“哎,小姑娘,你别跑,等会儿,站住——”一声大嗓门响起,跟着几个妇女呼啦啦冲过来,将负重跑不快的沈佳茵团团围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