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叶峰看了夏明嫣一眼,之后立刻收回目光,这叫知礼,他十分严肃地道:
“既然进了门,就是一家人了。我平日总去庄子上,人老了,忙些耕种之事。你在府里,跟着你母亲和靖离好好过日子。”
“靖离这小子,养伤避着人,你见不着他,也用不着你服侍……没事就陪着你母亲吧,靖离那儿有什么事儿再知会你。有事儿,就找你母亲。”
这话说的,就像是万一华靖离不好了,直接知会她似的。
说的董氏都愣住了,她差点儿就要说凭什么有事儿都着她了,她瞪了华叶峰一眼:
“你总去庄子上,我怎么不知道?你现在想去庄子上了,靖离还没好,你就得给我在府里待着。”
然后她才转头看向夏明嫣,“虽说靖离还伤着,你们还未圆房,昨日也累了一天了,这几日先好好歇着,过几日到我这儿来,我给你看一看这府里的帐,先学着吧。”
“你……不用每天都来,咱这府里没那么多规矩,你就好好的跟着靖离过日子,早日生养两个孩子,就是孝顺我们了。”
“靖离这伤要是好了,说不好哪天又要出征或是去束手,没个孩子不成。你要是觉着不成,就趁早再纳几个,也是为了让你能有个依靠。”
新妇刚进门,夫君还伤着未能圆房,就提纳妾之事,一般人家,确实没有做事的。
虽然董氏说的是实话,这些将门,要是家中男子随时可能出征,那是要不计时机地留下子嗣的,可是话不好这么说。
不出意外,上一世董氏大概也是这么跟夏明月说的,夏明月回门儿的时候直接便说董氏只会盯着儿子屋里那点儿事儿,简直粗鄙不堪。
夏明嫣感觉也有些不好,好在她并不怎么在乎这件事,她先是道:“昨晚妾身去了静心居探望夫君,也见到了夫君。”
“什么?你见到靖离了?”华叶峰和董氏不约而同地问道。
除了刚回府的时候,之后静心居就按照华靖离之前定下的规矩封闭了,只有华靖离身边的人和那些医者可以出入。
华靖离自小是华老太爷带大的,打小就是个令行禁止的人,反倒是更像是庄户人家老爷、夫人的华叶峰和董氏,在他面前没什么主意。
华靖离定下这样的规矩,是为了方便静养,也是为了避免人多口杂,走漏消息,让华家陷入被动的局面。
华叶峰和董氏自来便遵守这规矩,他们心里都惦记着华靖离的伤势,可是之前华靖离也受过伤,这一切他们不是头一次经历,还要忙着张罗婚事,这才在表面上压制住了心底里的关切。
他们谁都没想到,夏明嫣去看华靖离,还进了静心居,不光如此,居然还见到华靖离了?
夏明嫣很是意外,不过她知道老人家关心什么,毫不藏私地道:
“侯爷还很虚弱,不能站立太久,说话要坐着、靠着,气色也不大好,不过已经醒了,不出意外应该已经性命无忧了。”
“父亲,母亲,放心,妾身随舅父学过些医术,虽不是名医,这样的判断还是能做的。”
“这就好,这就好,有命在,就没事儿,别的都会好的。”
“对对对,明日我就去上香还愿,多谢神仙保佑。”
华叶峰和董氏庆幸了一番,对着夏明嫣也没之前那样板正了,只是听到夏明嫣那句“妾身”,又拘谨了些。
华叶峰是做家公的,不好总跟夏明嫣搭话,这时候还得靠董氏。
董氏这会儿算是打开了话匣子,问长问短了好一阵子,夏明嫣都一一作答。
听着华靖离应该跟夏明嫣说了不少话,至少证明他的伤势真的过了最危及的时候,才放了心。
华叶峰不好多留,便道:“我还是得去庄子上住一住,咱们华家一条腿在军中,一条腿在田里,都得站稳了。”
“不过……晚上几日再去,等靖离能出静心居了再说。有什么事,你母亲解决不了的,就就找于叔。我还有些事情要料理,你们婆媳俩再说说话。”
华叶峰伸了伸老腰,心情明显比刚才好了,走路都带风。
董氏也不计较华叶峰把应付高门新妇这种苦差事交给她了,笑着问:
“靖离脸上也伤着了,这……如今是不大好看,我知道你们这些年轻姑娘都喜欢俊朗的,他从前可是很俊朗的,不比他那个义弟就是你的妹夫差。”
“元京这么多名医,他一定会好起来的。你别着急,再不成,让他把他这些年挣的那些赏赐都给你,你多买点你喜欢的首饰。”
做母亲的担心儿子的身子,觉得只要好起来,能恢复康健,是最重要的。但又担心儿子不好看了,惹儿媳妇嫌弃,便想出这样的补偿方式。
这些在夏明月眼里是粗鄙的,在夏明嫣心里却觉得董氏其实是个单纯的人,至少在元京高门里算是单纯的。
这就是董氏发自内心的想法,她想到了,就说了出来,毕竟她总不能找几个好皮相的面首来补偿自己的儿媳吧。
夏明月盼着过富贵的日子,可一旦得到了富贵和地位,又渴望来自心上人的情爱和温柔体贴。
夏明嫣不一样,有了前世的经历,现在的她特别知足,跟董氏这样的人打交道,她不费脑子,还什么都给她。
要知道华家在华叶峰和董氏这一代是“土气”了些,可之前却不是的,几代人的积累,底子从来就不薄。
何况华家历代军功在身,在北疆和给大恒开拓了疆土的地方都有授田,甚至还有矿山。
虽说士农工商,仕途中人经商和庶产的规模都是有限制的,但并不限制记在他人名下,更何况是历代皇帝允许了的。
大恒甚至还有规定,这种开疆拓土的将领可以在拓展出的领土上有自己的产业。
因此华家的家底不仅不薄,还很厚实,只是因为“土气”被元京高门嫌弃,被兵部和那些那些觊觎、嫉妒华家军的人忌惮罢了。
像董氏这样的人想要对儿媳妇好,最直接的表达方式就是给东西和给银子,就像她知道侯府缺子嗣,直接就想着多纳几个妾室,一起生。
夏明嫣笑着接受了董氏的好意:“夫君的还是夫君的,妾身有的吃、有的用,就够了。不过有多用银子的地方,也一定跟夫君和母亲说。”
“母亲也不必担心,夫君脸上的伤能治,以后他还会如从前般俊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