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日宴会上的份子钱也就是五千八千左右,至亲好友最多出一万而已,一般一桌婚宴收入大约三五万,其他满月酒或是升学宴稍微多一些也无非四五万的样子。
虽然贾东旭不是特别懂每道菜的具体价格,但他也知道按王建设这次的标准摆一桌绝不仅仅是五万的事儿,至少也翻倍了。
如果真的每桌要十万,对他来说简直是天价,毕竟他操办宴席本是为了赚点小利,而非亏本生意。
“东旭,你说什么啊,我们当初也才给了王建设八千块礼金呀。”
严二山清楚这话只是开玩笑的,他实在拿不出十万,也就顺嘴附和一句。
“老严,我刚才看了,贾东旭只送了五千块,不是八千。”
“其实咱们院子里的礼金,还得靠其他客人撑场面。”
“丰泽园那边的人,没有一个礼金低于十万的,还有王建设他太太这边的客人,礼金也都挺丰厚。”
“要是单靠咱们院子这点礼金,怕是连一桌菜钱都不够。”
一个喝酒的人接话道。
“东旭,只送五千确实有点不太合适吧。”
严二山瞥了一眼贾东旭,语气略带不满。
“结婚这种事的礼金应该要比普通喜事多一点。”
结婚时讲究彩头,成双作对。
来庆祝的人一般都是两家各出一人,所以通常都会给多一点礼金,以示祝福。
一般结婚礼金通常是八千,而其他喜事一般是五千左右,这是院子里面约定俗成的标准,虽然没人正式说过,但这确实是惯例。
贾东旭和秦淮茹来吃喜酒还带着孩子,结果就只拿五千,确实让人觉得有点不合适。
“可不是嘛,东旭,人家说是两人来喝喜酒,可你们家算下来是三个人吧。”
又有人插话说,并不客气地看了一眼秦淮茹微微隆起的肚子。
“再说了,按照这个道理,送一万也不过分啊,结果八千都没到。”
贾东旭却不以为然,回了一句:“嘿,谁规定结婚礼金就得高呢?这有什么标准不成文规定吗?”
对于这些嘲讽之言,贾东旭与秦淮茹毫不在意。
“有机会不占白不占。
阎富贵会精打细算,其实我们贾家也不差这一点。
这么个便宜能省为什么不省。”
他又补充道:“再说,之前帮忙给王建设搬木料的事你也知道吧。
当时为了帮他的忙,我师傅腿都被压到了,所以我们少送一点也算情有可原。”
原来王建设自己动手做了很多实木家具。
这事已经在前院传开了。
不少邻居特意去参观过,大家都赞不绝口,说王建设的手艺比市面上的好得多。
不少人甚至想找他做几件家具,但都被婉拒了。
“别提这事啦!”
严二山摇了摇头。
“当初你是自愿帮忙搬木头,根本没人请你们帮忙,况且他还支付了搬运费呢!找个临时工可能都更方便些。”
这句话把贾东旭想反驳的话全都堵回去了,他自己心里也嘀咕:要不是因为易中海拉自己帮忙,哪会干这种事情,现在还落下个不好的名声,真是太划不来了。
“严叔,不能这么说呀,这不是乐于助人的体现么。”
“大爷这样做,无非是为了咱们院子更加团结和谐,好让大家评上先进的荣誉。”
“照你这么说,别人家的事咱们就都不用管了?那样还能评得上先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