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诡案密档,我是陈默。本章内容是根据前跨国集团高管\"林深\"的亲身经历改编。为了保护当事人隐私,部分细节已做艺术处理,但核心事件脉络完全真实。
2023年夏末的深夜,我收到个加密邮件附件,解压后是段像素模糊的监控录像。画面里穿定制西装的男人正将密封文件袋塞进保险柜,他的腕表在黑暗中泛着冷光——这是瑞士独立制表师的作品,全球仅有7枚。当我定格放大表盘时,呼吸突然停滞:这分明是三个月前离奇死亡的万晟集团cfo徐明远。
1 血色辞职信
作为亚太区最年轻的常务副总裁,我亲手签过上百封高管离职文件,却从未想过有天会写下自己的辞职信。2023年3月15日,在陆家嘴88层办公室,我看着落地窗外翻涌的黄浦江,把钢笔重重戳进辞职信末尾。
起因是新能源项目的审计异常。本该投入研发的12亿资金,在季度报表里变成数十笔跨国咨询费,收款方都是注册在开曼群岛的空壳公司。当我拿着证据链找董事长对质时,这个曾手把手教我商业谈判的老人,突然转动办公桌上的青铜貔貅摆件,露出背后嵌着六位数密码锁的暗格。
\"小林,你该去苏黎世度个假。\"他推来张黑卡,指甲在檀木桌面刮出刺耳声响,\"有些数字就像量子纠缠,观测本身就会改变结果。\"落地窗的反光里,我瞥见秘书正在指纹锁上快速输入报警代码。
2 午夜来电
辞职后第47天,我在滇南民宿接到陌生facetime。视频里徐明远满脸血污蜷缩在集装箱角落,他背后的防水布印着\"wansheng-023\"物流编号。还没等我开口,画面突然剧烈晃动,传来金属刮擦地板的尖啸。通话终止前最后半帧画面,是双沾满机油的工装靴。
三天后新闻爆出徐明远\"自杀\"消息,法医报告显示他胃里有超剂量艾司唑仑,可那个集装箱现场的勘察照片里,分明有七组不同尺寸的鞋印。更诡异的是追悼会当天,我收到同城快递——徐明远生前最珍视的江诗丹顿传袭系列腕表,表盘日历窗永远停在3月17日。
3 数据幽灵
当我黑进集团内网时,发现服务器里游荡着\"幽灵账户\"。这些以\"mxz\"开头的权限id,每到凌晨两点就会自动抓取供应链数据,生成数百份虚拟报关单。最惊人的是某批出口德国的光伏逆变器,海关记录显示重量为28吨,可物流公司称重仪数据始终是315吨——差额刚好是35吨锂矿石的标准集装箱载量。
追踪到慕尼黑仓库时,我伪装成货品质检员。在x光扫描仪下,那些标注\"精密仪器\"的货箱里,是排列整齐的铅封金属罐。当我想用盖格计数器靠近时,警报器突然蜂鸣,三十秒后整个仓库电源被切断。摸黑逃出时,我撞见运输主管正在粉碎单据,碎纸机吐出的残片上印着某国际环保组织的logo。
4 致命路演
事情在新能源峰会发生剧变。当我作为独立顾问讲解区块链溯源技术时,大屏突然跳转成加密文件夹,里面是徐明远遇害前的自拍视频:\"他们在云南边境提炼\"话音未落,场馆所有出口降下防爆卷帘,应急灯将人群照成青紫色剪影。我冲进消防通道那刻,观众席第三排穿灰色西装的男人,正把某种注射器插回钢笔。
在安全屋整理证据时,我发现所有线索都指向北纬25°的神秘坐标。卫星地图显示那里是废弃锡矿,但热成像仪捕捉到地下60米有大型液压设备周期性震动。通过地质局老同学拿到五十年代勘探图,才知矿井深处藏着全球最大的锎元素矿脉——这种每微克价值2700万美元的超铀元素,正是新一代核电池的核心材料。
5 终局代码
现在我坐在缅甸某处安全屋,电脑连接着十二个国家的匿名服务器。最后这段视频拍摄于昨日凌晨:某位国务院参事走进集团总部时,西装翻领内侧闪过银色徽章——那是国际核能监管机构的特别调查组标识。而董事长专车的gps数据显示,过去三个月他\"考察\"了七座边境水电站,每次停留地都检测到异常中子辐射量。
窗外传来螺旋桨轰鸣,我知道留给我的时间不多了。如果这段视频能顺利上传,你们会看到徐明远遇害前的完整数据包,包括三十七位政商要员的加密账户,以及六份盖着某国能源部钢印的豁免文件。对了,那个保险柜密码是——广岛原爆纪念日的次日,某些人总爱玩这种恶趣味的隐喻。
(系统提示:该文件剩余3秒自动销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