诡案密档:血色画室
欢迎来到诡案密档,我是林陌。本章根据网友夜雨无声 投稿经历改编,部分细节经过艺术加工
楔子·午夜来电
我摘下监听耳机时,录音棚的挂钟正好指向凌晨两点十七分。玻璃幕墙外的导播间漆黑如墨,只有紧急出口的绿光在走廊尽头明明灭灭。这种死寂让我想起三个月前收到的那封邮件——发件人id是串毫无规律的乱码,正文只有用颜文字拼成的骷髅图案,附件里躺着段38秒的音频文件。
当时我刚结束《诡案密档》第七季的录制,这档专门收集都市怪谈的网络电台节目正面临收听率下滑的危机。导播老陈叼着烟调侃:\"现在的听众阈值越来越高,去年讲殡仪馆冷藏柜诈尸能冲上热榜,今年同类型的投稿点击量还比不上宠物吃播。\"
鼠标在删除键上悬停三秒,我鬼使神差点开了那段音频。
\"滋沙沙滋\"
电流杂音里隐约传来画笔刮擦画布的声响,像是有人用美工刀反复切割帆布。突然有粘稠的液体滴落声,频率越来越快,最终混入一声短促的惊叫。当那个带着哭腔的女声念出\"救救我\"时,整栋楼的应急灯同时爆出火花。
第一节·雨巷画廊
按照邮件ip溯源,我站在了城南旧货市场深处。雨水顺着生锈的消防梯在青砖墙面上蜿蜒,最终汇入写着\"危房勿近\"的警戒线。这里原本是九十年代着名的先锋艺术区,直到2015年某画廊发生集体猝死事件——七名参与行为艺术的观众在密闭展厅里心脏骤停,法医报告显示死因是过度换气引发的呼吸性碱中毒。
\"您要找的是这幅画吧?\"
旧书店老板从积灰的阁楼拖出个桐木画箱。掀开防潮布的瞬间,霉味混着松节油的气息扑面而来。40x60cm的油画上,穿月白旗袍的女人撑着红纸伞站在雨巷,伞骨末端垂落的不是雨水,而是某种暗红色液体。最诡异的是她的面容——五官像是被反复刮擦又重绘过数十遍,颜料层厚得随时会龟裂脱落。
\"藏画的老徐头半个月前走了。\"老板用报纸擦着镜片,\"临终前非说画里的女人会动,半夜还能听见高跟鞋在木楼梯上走来走去。\"他指着画框角落的钤印,朱砂印泥早已褪成锈褐色:\"这个"芸"字章,属于十五年前失踪的天才女画家沈芸。\"
第二节·重叠时空
我将画作扫描件发给美院教授鉴定,得到的结论令人毛骨悚然:x光显示画布底层有六幅被覆盖的草稿,每幅都是不同角度的凶案现场。最早那层绘于2008年的雨夜车祸,肇事逃逸的卡车车牌与当年悬案卷宗完全吻合;第四层赫然是2015年画廊惨案,七具尸体倒地的方位与警方档案照片分毫不差。
更可怕的事情发生在第三天深夜。当我用紫外灯照射画作时,伞面上浮现出荧光涂料绘制的符咒——与死者太阳穴上的针孔位置吻合。监控视频显示,那些红褐色\"雨水\"正在以每天03毫米的速度向画框外渗透,实验室检测证实是人血与朱砂的混合物。
\"这不是普通的画,是道场。\"民俗学家王老在视频会议里面色凝重,\"你们看伞骨的结构,十二根伞肋对应十二时辰,伞面二十八星宿纹暗合奇门遁甲。作画者用血咒把冤魂封进画里,每多一人观赏就多一道怨气\"
话音未落,直播间突然涌入数百个新id。他们整齐地刷着相同弹幕:「她看到你了」
第三节·闭环诅咒
当我意识到问题严重性时,整间工作室已遍布血手印。那些印迹并非来自外界,而是从画布内部向外拓印的——就像有无数只手正拼命想冲破二维世界的禁锢。更诡异的是电脑里的扫描件,原本静止的女人不知何时转过十五度角,伞沿下露出半张与我九分相似的脸。
\"1997年沈芸在精神病院自杀前,曾留下四十九幅未完成的《轮回》系列。\"王老发来泛黄的病历复印件,\"她坚信自己被困在莫比乌斯环式的时间牢笼里,每次死亡都会带着记忆重生\"
突然响起的门铃打断了我的思绪。监控画面里,穿月白旗袍的女人正对着镜头微笑。她左手握着滴血的油纸伞,右手举起张泛黄的信笺,上面是我亲笔写的字迹:「欢迎来到第50次轮回」
(本章节剩余内容因涉及核心机密暂不公开,完整版请移步诡案密档vip频道)
关注诡案密档解锁更多惊悚真相,如果你有类似经历,请发送邮件至诡案密档或私信无光岛屿,记住,她一直在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