霞光媚与银月华并肩而立,目光炯炯地看向萧宁,等待着他的反应。
灯火摇曳,将萧宁的身影拉得修长而挺拔,他依旧静立在原地,面具下的目光深邃如潭,没有一丝波动。
在众人的注视下,他缓缓抬头,淡然一笑,语气中透着从容:“此题,甚妙。”
寥寥数语,便如平地惊雷,让全场瞬间寂静无声。
灯光洒在他的身上,那道挺拔的身影仿佛在夜色中化作一座山岳,给所有人带来了一种无法动摇的信心。
夜色深沉,胭脂湖的波光依旧闪耀,灯火与星辉交织在一起,将这片天地装点得如梦似幻。
柳树枝条在微风中轻轻摆动,湖畔的摊贩渐渐安静下来,只余下观众们轻声的议论。
霞光媚刚刚揭示出的考题——飞针诊穴,断病因,犹如一颗石子投入平静的湖面,激起层层涟漪。
所有人的目光都集中在舞台中央,等待着面具公子的下一步动作。
而舞台下,卫清挽、卫青时与卫轻歌三人正站在人群中,彼此对视一眼,显然也被这道考题吸引了全部注意力。
卫清挽眉头微微皱起,目光落在舞台上的银月华与霞光媚身上,嘴角抿得紧紧的。
她低声说道:“飞针刺穴,诊断病因,这考题看似简单,但难度却极高。”
“单是精准刺中穴位,就需要极强的控制力与对人体经络的深刻理解。”
“更何况,还要以此判断病因……”
她的声音中带着一丝担忧,似乎为萧宁感到几分担心。
但随即,她的目光转向舞台中央的萧宁,看到那挺拔的身影时,眼中的忧虑却渐渐化作了复杂的情绪。
“他会如何应对?”
卫清挽心中忍不住生出这样的疑问。
相比于卫清挽的沉思,卫轻歌的反应则更为鲜明。
她睁大了眼睛,脸上带着掩饰不住的兴奋与期待,轻轻拉了拉卫清挽的袖子:“姐姐,你觉得他能不能做到?”
“银月华和霞光媚这道考题,简直是为难所有人。”
“可是,你看他的样子,他好像一点也不担心。”
卫轻歌的目光盯着萧宁,声音里带着几分雀跃:“他是不是已经有了答案?”
站在两人身后的卫青时,始终保持着一贯的冷静。
他的目光从舞台上的银月华与霞光媚身上掠过,转而投向台下不远处的医师团队。
“你们看,他们已经找来了病人。”
他抬起下巴,示意了一下不远处的几名侍从。
只见几名身着整洁衣衫的医师,正推着一张病榻缓缓走向舞台。
病榻上躺着一名面色苍白的男子,他的手腕被细细的白绫固定着,显然已经久病缠身,气息微弱。
卫青时皱了皱眉,低声说道:“这样的患者,显然是为了考题专门准备的。”
“这不仅需要面具公子施展出极高的技艺,还需要在短时间内给出诊断。”
他说完,又将目光投向萧宁,眼神中带着一抹深意:“但看他的样子,似乎并不担忧。”
此刻,舞台中央的萧宁仍旧静静地站着,似乎并未受到考题的任何影响。
他身穿一袭黑色长袍,衣摆在微风中轻轻摆动,映衬得他的身姿更加挺拔。
灯火洒在他的肩头,将他整个人笼罩在一片柔和的光芒中,那面具后的眼神依旧深邃而平静,仿佛洞察了一切,又仿佛与世无争。
他的手垂在身侧,动作随意却不失优雅,那种天生的从容与笃定,宛如一位高高在上的掌控者,牢牢掌握着局势。
“飞针诊穴,断病因。”
他低声重复了一遍,语调中没有一丝波澜,却带着一种令人心安的力量。
“既是考题,自当一试。”
寥寥数语,既不急促,也不张扬,但却如同投下一颗定心丸,让在场的所有人都忍不住屏住了呼吸。
台下的观众们听到萧宁的回答后,忍不住开始窃窃私语。
“他竟然真的接下了这道题?”
“这样的难题,若是换作旁人,恐怕早已惶恐不安了。”
“面具公子的从容与自信,真是让人不得不佩服。”
一位年长的医师抚须轻叹:“以飞针施术,本就极为困难,何况还要诊断病因。”
“但看他的姿态,仿佛已经胸有成竹。”
年轻的士子们则目光炯炯,带着满满的期待:“他会如何施针?答案到底会是什么?”
此时,病榻上的男子已被推至舞台中央,几名医师将他的手腕解开,小心翼翼地为他调整了姿势。
霞光媚走上前,用纤细的手指轻轻搭在男子的手腕上,片刻后,她缓缓说道:“这位先生,久病缠身,气血亏损,病因复杂。”
她转头看向萧宁,目光中带着一抹试探:“公子若能通过飞针刺穴诊断出病因,便算通过此题。”
台下的观众再次屏住了呼吸,所有的目光都集中在萧宁身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