她的目光渐渐变得愈发坚定,仿佛有什么东西在她心中悄然转变。
她长久以来的困惑和迷茫开始有了答案。
而这个答案,仿佛为她打开了一扇新的大门。
她的双手不自觉地紧紧握成拳,指尖泛白。
她深吸一口气,浑身的气息似乎因那十六个字的触动而发生了变化。
这一瞬间,仿佛她的内心某处被唤醒了,涌现出无穷的力量与坚定。
她望向萧宁的眼神更加炽热,那种由内而外的敬佩,几乎要将她的整个心灵吞噬。
她终于明白,自己曾经所寻求的“道”,并不仅仅是修为的提升,也不仅仅是力量的突破,而是这四个字背后所蕴含的深远智慧。
每个字,都像是通向智慧的钥匙,打开了她心中那扇沉寂已久的大门。
“为生民立命,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
洛青霜继续低语,她的声音有些哽咽,仿佛是将所有的情感都宣泄出来。
她站在那里,目光如同深渊般无尽,沉默片刻后,缓缓道:“面具公子,你的志向,真的让我深深敬佩。
这不仅仅是一个人的志向,更是天下所有读书人的志向。
你让我明白了一个道理,修行并不仅仅是为了修炼自己,更是为了国家、为了人民、为了世间的一切。”
她的声音渐渐变得激动,眼中闪烁着对萧宁深深的钦佩:“你所讲的四志,不仅仅是我们读书人应该有的志向,更是每一个修行者的根基,是我们心灵最深处的呼唤。”
她的双手微微颤抖,仿佛对这一切充满了无限的向往,“我曾以为,自己的修行只是为了成就自己的力量,然而现在才明白,只有立下这样的志向,才能让修行者的力量,真正发挥到极致。”
她看向萧宁的目光愈加坚定,眼中闪烁着一种从未有过的光芒:“面具公子,你让我看到了一个完全不同的世界,一种由内而外的追求。你让我明白了,真正的读书人,不仅仅是为了名利、为了权势,而是为了天地、为了生民、为了万世的太平。”
萧宁微微一笑,眼中带着几分欣慰和温和。“你能够理解这一点,便是已经找到了自己修行的真谛。”
他语气平和,却依旧带着深邃的睿智,“洛神女,若读书人能将这四志融入自己的心中,世间的困顿与迷茫,便会一扫而空。”
洛青霜静静站在那儿,久久没有动弹,仿佛陷入了某种思绪的深渊。
她的双手紧握成拳,指尖发白,但她的脸上,却带着一种从未有过的平静和坚定。
她深吸一口气,嘴角微微上扬,那是一种自信与决然的微笑。
终于,她低声道:“面具公子,谢谢你。”
她看向他,眼神坚定而澄澈,“你所说的这四志,我将永远铭记于心。
不论未来如何,我都不会放弃。”
她的声音带着一股不可动摇的决心,仿佛她内心已经找到了那个真实的自己,那个属于她的、无悔的志向。
她看向远处的湖水,月光依旧洒在湖面上,波光粼粼。
她的身影在这片宁静的景色中渐渐消失,仿佛已融入了这片天地,找到了她存在的意义。
而萧宁站在她身旁,静静看着她,眼中透着几分欣慰,但更多的,却是无尽的深邃与远见。
胭脂湖的夜色依旧如画,月光洒下,湖面银光四射,宛如一张静谧的画布。
湖畔的柳枝随风摇曳,发出沙沙的轻响,仿佛是在为这场发生在湖畔的对话伴奏。
然而,这场对话的余波,却早已蔓延开来,传遍了整个缘会的会场。
在距湖边不远的佳丽席上,十佳丽们早已注意到了湖畔那边的动静。
当洛青霜和萧宁的对话进入高潮,尤其中涉及到“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的四志之时,场中那些原本喧嚣的声音忽然安静了下来。
十佳丽们的目光齐齐投向了湖边,眼中流露出复杂的情感。
洛水瑶站在她的座位旁,轻抚着琴弦,脸上带着几分若有所思的神色。
她本是一个琴音如水、温婉宁静的女子,平日里少有言辞,但这一刻,她的眼神却显得愈加深邃。
“为天地立心?”
她低声重复着这四个字,心中泛起了一阵涟漪。
“面具公子的言辞,似乎如同琴音中的一脉清流,温润却充满力量。”
她想起自己一直追寻的音律与心境,却从未真正对人生成就做出过深刻的思考。
“或许,这正是我所缺少的东西。”
墨玉莲的目光则深深地锁定在萧宁的身上。
她一直以书画为傲,尤其以水墨画中莲花为最精湛之作。
她的心思并不在外界的纷扰上,始终沉浸在自己的艺术世界里。
然而,听到萧宁所言,她不禁心头一震。
“这位面具公子所言,若将之融入书画之中,必能触及更深的境界。”
她的目光落在手中的画卷上,突然间,她似乎对自己的一切艺术追求有了更深的理解。
“若能从‘四志’中汲取力量,或许能令我的水墨画达到新的高度。”
红衣翩翩则是最为直接的反应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