卫清挽心中暗自思索,虽然这套茶具让她生出几分怀疑,但眼前的场景和茶园主人的言辞都显得极为自然,似乎这一切真的只是巧合。
然而,心底那份微弱的疑惑却依然挥之不去。
她放下茶盏,抬头望向远处的茶山,微风中带着淡淡的茶香,似乎在述说着某种未解的缘分。
就在这宁静的时刻,卫清挽忽然想起了某个久远的记忆,那时的她与萧宁在琼州的一片茶园中,也曾有过类似的场景。
那时,萧宁笨拙地泡着茶,笑着说:“若有朝一日,我能与夫人共品此茶,便是最大的幸福。”
如今再回想,那段记忆仿佛昨日重现,而眼前的茶园,却又让她觉得有几分梦幻与不真实。
“或许,一切真的只是巧合罢了。”卫清挽心中轻叹,却无法完全说服自己。
悔报则静静地看着她,眼神中带着几分深意。
他知道,此时还不是揭露真相的时候,一切都在按着计划缓缓进行,直到神川缘会的那一刻,所有的谜团才会真正解开。
茶宴在一片轻松的氛围中继续,卫轻歌与卫青时的笑声在茶园中回荡,而卫清挽则静静坐在一旁,望着茶具,心中思绪万千。
“几位客官来的倒也真巧啊!隔着茶园不远的青竹台,即将举行酿酒会。几位这会前来,正巧可以赶得上!”
“酿酒会?”
四人此番前往洛子州,除了卫青时要求的觅良缘以外,就是为了一路上给卫清挽散散心。
这等盛会,他们自然不容错过。
……
翌日午后,四人行至清竹台。
翠竹夹岸,溪水潺潺,竹香伴着阵阵清风萦绕心头,让这段旅途平添了几分清幽淡雅。
清竹台上正值一年一度的酿酒比赛,热闹非凡,不少游客兴致勃勃地报名参赛,打算试一试自己的酿酒手艺。
卫轻歌一见眼前这番热闹景象,眼中顿时闪过跃跃欲试的光彩,拉着卫清挽的手直往人群里钻:
“大姐,这酿酒节上酿出来的竹酒听闻极为甘洌,我们不如亲自一试!若能带回一坛自己酿的酒,这趟清竹台之行才算不虚此行!”
“竹酒虽美,且看你这手艺是否精巧。”
卫青时带着几分取笑地看向姐姐,“你怕不是又得要大姐和我替你收拾残局。”
卫轻歌毫不在意弟弟的调侃,回头对卫青时轻轻扬起眉梢,带着几分不服气的顽皮模样:
“青时,你可别小瞧了二姐的手艺,今日就让你们见识见识!”
说罢,卫轻歌昂首挺胸地走到酿酒坊门前,迫不及待地报名。
悔报在旁看着卫轻歌的模样,微笑着对卫清挽道:
“清挽姑娘,看来我们都得陪二小姐一试了,不如也一同上阵,留下一坛佳酿以作纪念?”
卫清挽对悔报的目光中多了几分玩味的意味,带着几分好奇与探究:
“悔报公子竟也有兴趣酿酒?那就一试如何。”
几人互相打趣着报名入了酿酒坊。
坊中陈列了酿酒的酒坛和用具,空气中飘散着浓浓的竹香与酒香,清冽的味道让人一瞬间沉浸其中。
竹台酿酒坊的主酿师是个年过花甲的老人,姓竹名南,气质儒雅,目光温和而睿智。
竹南带着笑意为大家讲解酿酒的技艺和规则,不少游客一边听着,一边动手备料,竹南则穿梭在每组参赛者间,时而点评指教。
卫轻歌信心满满地取来一坛酒料,用双手小心翼翼地倒入酒坛中。
她模仿竹南的手法仔细捣弄,但因心急手滑,不慎将一团酒糟撒落在地,引得周围人一阵哄笑。
卫青时在旁不禁笑道:“二姐,你要不还是让我来代劳,免得让人笑话?”
卫轻歌撅着嘴,佯装生气地瞪了弟弟一眼:“青时,姐姐今日偏要让你看看我的本事!”
卫青时闻言微微一笑,虽不再多言,但眼神中满是宠溺之意。
悔报站在一旁微笑观望,忍俊不禁地说道:“二小姐若有心要展示技艺,青时倒不必担心。不过真要是落得个不尽人意的结果,可别责怪在下未曾出手相助。”
卫轻歌不服气地回嘴道:“悔报先生,你这文弱书生若有本事,便自己来一坛好酒让大家瞧瞧!”
悔报闻言微微一愣,卫清挽见状带着几分玩味的笑意看着他,悔报无奈,只得点头应道:
“既然姑娘们都要求,不如在下就陪二小姐试一试手艺。”
说罢,他便随手取过一坛酒糟,按着竹南的示范开始调和清泉水。
清竹台的竹酒因水源独特,以竹枝滤水、去杂质而得以保留竹香。
萧宁虽用心操作,但因技艺生疏,动作略显笨拙,不多时酒糟便洒得桌面一片狼藉。
卫青时在旁忍不住笑道:“悔报先生,看来您这酿酒技艺确是新学的,倒不比二姐强上多少。”
萧宁淡然一笑,略带玩味地答道:“正是,在下文墨之外技艺有限,今日算是得了二小姐的一番指教,略显拙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