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钧钰饿得无法忍受,在小溪边洗净双手,急不可耐地拿起馒头。
但他没有立刻食用,而是先递给了晏菡茱。
晏菡茱坦然接过,微笑着说:“多谢世子。”
沈钧钰只是轻轻点头,并未多言。
他又拿起一个白面馒头,轻轻咬了一口,认真地尝着。
从来对馒头提不起兴趣的沈钧钰,在细细咀嚼之后,意外地发现它的滋味异常甘甜,仿佛这是世间最美妙的佳肴。
随着一个馒头下肚,沈钧钰抬起眼帘,目光穿透性地扫过晏菡茱,“菡茱,我现在隐约领悟到我们之间十日约定的深远含义了。”
坐在一旁的老夫人,面露好奇之色,“钧钰,这十日之约究竟是怎么回事?”
沈钧钰略一思索,他那明亮如星的眼眸中闪过一丝坚毅和深邃。
“曾经的我,沈钧钰,自幼生活在赞美声中,少年得意,前程似锦,心怀天下,但那些忧国忧民的念头,不过停留在纸面上。”
“我的生活仿佛站在云端之上,高不可攀,对于民间的艰辛只是口头上的感慨,从未真正脚踏实地去体验。”
老夫人闻言,对孙子的深刻感悟感到无比欣慰。
“钧钰,人生千姿百态,唯有亲身体验,方能深知其味。即便是我这把年纪,也还在不断收获。”
晏菡茱微微一笑,看着沈钧钰开始享用第二个雪白馒头,表情中透露出一丝不屑。
沈钧钰察觉到晏菡茱那调侃的目光,他那敏感的神经再次被触动。
“菡茱,难道你不同意我的看法吗?”
晏菡茱抬起头来,微笑着问道:“世子,品尝着细软的白面馒头,却对民间的困苦大加感慨,这种做法难道不觉得有些滑稽吗?”
“你……”沈钧钰没想到晏菡茱会如此尖锐,难道她真的认为他是在做作吗?
老夫人有些不悦,“菡茱,钧钰已经做得够好了。”
晏菡茱深有感触地说:“世子心有慈悲,我自然知晓。只是世子手中的馒头,看似平凡无奇,对于普通百姓来说,却是只有在节日庆典时才能品尝到的美味。”
“江篱,拿两个馒头,去和农户交换他们平日里的食物。今天就让世子亲自体验一下农家在青黄不接之时的饮食。”
江篱犹豫了一下,看了看世子,又看了看世子夫人。
他是该去换,还是不去呢?
沈钧钰一愣,转头对江篱严厉地斥责。
“江篱,你最近变得越来越迟钝了,夫人吩咐你做事,难道你已经不知道该怎么做了吗?”
江篱哑口无言。
世子的心思真是让人难以捉摸!
以前只要他主动为世子夫人做事,就会遭到世子的责骂,他究竟该效忠于谁呢?
“遵命,我这就去交换。”江篱拿起两个白面馒头,朝远处的农家走去。
江篱的目光落在农舍粗陋的餐桌上,那里摆着一个盘子,盘中盛着几个绿意盎然的菜团子,其间夹杂着星星点点的黑色面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