师徒二人围着篝火,继续探讨武学之道。
有时,李书文还会亲自示范一些招式,让上官子恒更加直观地感受其中的精髓。
就这样,经过十几天的奔波,他们终于抵达了沧州。 一进入沧州城,熟悉的街景和亲切的乡音让李书文感慨万千。
街道两旁的店铺琳琅满目,吆喝声此起彼伏。
上官子恒跟随着师父来到了李书文的住所。
这是一座古朴的四合院,院子里种着一棵大枣树,树荫下摆放着石桌石凳。
刚进院门,一个身材魁梧、目光炯炯的男子迎了出来。 “师父,您回来了!”男子激动地说道,脸上洋溢着喜悦。
李书文笑着介绍道:“子恒,这是你的大师兄霍殿阁。” 又对霍殿阁说道:“这是为师这次路过上海滩无意间发现的一个练武奇才,新收的弟子。你以后多指导一下他。”
上官子恒连忙拱手行礼:“大师兄好!”
霍殿阁热情地回应道:“小师弟,一路辛苦了。快进屋歇歇。”
随后的日子里,上官子恒开始了在沧州的练武生活。
每天清晨,公鸡还未打鸣,他便与大师兄一同起床。他们来到院子里,先活动筋骨,然后开始练习拳法。
霍殿阁一招一式刚猛有力,上官子恒则在一旁认真学习。
在一次对练中,上官子恒发现大师兄霍殿阁的功夫果然了得。霍殿阁的每一次攻击都迅猛如雷,防守也密不透风。
“大师兄,您的功夫真是厉害!”上官子恒赞叹道。
霍殿阁笑了笑,说道:“小师弟过奖了,不过我也只是略有所成。咱们师门的功夫博大精深,需要不断钻研。”
上官子恒好奇地问道:“大师兄,您如今是什么境界了?”
霍殿阁神色平静地说道:“为兄不才,目前也只是暗劲巅峰的境界。但这暗劲的修炼,越到后面越艰难,需要不断地突破自我。”
上官子恒心中暗自惊叹,同时也更加坚定了自己努力修炼的决心。
一天,上官子恒正在独自练习拳法,霍殿阁走了过来。
“子恒,练武不可急于求成,要循序渐进,稳固根基。”霍殿阁说道。
上官子恒擦了擦汗,说道:“大师兄,我明白,只是总觉得自己还有很多不足之处。”
霍殿阁拍了拍他的肩膀:“慢慢来,咱们师门的功夫讲究的是厚积薄发。就像这棵大枣树,只有根基扎实了,才能枝繁叶茂,结出丰硕的果实。”
在沧州的这段时间,上官子恒不仅在武学上有了长足的进步,还感受到了师门之间深厚的情谊和温暖。
他知道,自己在武学的道路上还有很长的路要走,但有师父和大师兄的引领,他充满了信心和勇气。
每逢佳节,师兄弟们会一起围坐在桌前,品尝着美味的佳肴,畅谈着武学和人生。
有时,他们也会一起去拜访其他武林前辈,交流心得,增长见识。
在一次与当地武馆的切磋中,上官子恒和霍殿阁代表师门出战。
面对对手的强大攻势,他们相互配合,将师门的功夫发挥得淋漓尽致,最终赢得了比赛,为师门争得了荣誉。
随着时间的推移,上官子恒逐渐适应了沧州的生活,他的武艺也日益精湛。然而,他始终铭记着自己的初心,不断追求更高的武学境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