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工代赈,苦力营肯定是这些基建的主力军。
剩下的都是秦朗把府城内那些无业游民,和一部分农闲的村民召集在一起做的。
有了就业率,府城上街溜子,乞丐基本都销声匿迹。
治安变得更加好了,府城的面貌更是不一般。
只是这费用全部是秦朗自己承担的。
花费不少,可想致富先修路,起码府城内百姓脸上很少见愁苦的神色了。
辽人也是要生活的,秦朗杀了批不听话的。
这回来的一批还是正常贸易,皮草,马匹,牛羊,换铁锅茶叶,各类生活用品。
赶跑的辽国的贵族,两国的百姓是正常交流。
不过之前形势比人强时,这些辽国的普通贩卖货物的百姓也不老实。
压价买高价卖也是常态。
现在有了官府维持市场,他们也收起了狗胆。
起码在耶律隆庆下次反扑前,这些来贸易的辽人都得遵信秦朗的规矩。
商税大宋不重,可不代表保定府不重,县官不如现管。
针对各式各样的贸易,秦朗制定了很清晰的抽税规则。
府城基建上去后变得确实比以往要繁华。
保定府的居民也敢昂头挺胸的过日子。
“秦别驾何在呢?”来宣旨的是喜子,秦朗的老相识了。
他可是知道,这位爷,不能开罪,所以虽然是宣旨的太监,可还是弱弱的问。
“公公稍候,我去城里寻寻我们别驾。”验明队伍的信息后,府城的城门官礼貌归还印鉴说道。
“不急不急,我们就来宣个旨,不是啥大事。”喜子忙不迭道。
听的城门官一愣一愣的,宣旨对哪个官员不是大事啊?
怎滴到我们别驾这变成不是大事了?
不过看着这马队不小,还是有禁军押送,明显就是劳军的样子,当不会是甚差事吧。
他答应了一声来府衙寻人。
宣旨的队伍鱼贯入城。
城门前有人兜售马屁股的兜子,一个十文钱。
禁军带队的校尉一脸懵,这马屁股还要兜起来?
不过一看府城内的街道,不同青石石砖铺就,反而是明晃晃银白色的,他狠狠的踩了两脚。
很结实,墩的脚后跟疼。
他呲牙,如此平整的路面他是闻所未闻。
“何故卖这马兜子?”将领问一旁的商贩道。
商贩指着城门口一则大大的告示,垃圾不落地,府城更美丽。
边上是牛、骡、马牲畜进城一律照看好自家卫生,乱拉乱撒一次50文。
包括不限于官府、民众、辽人。
“啊?”禁军将领看了看自己的马队,百余匹战马,一两银子,他不想买,被喜子看到了。
这一向不苟颜色的喜子立马从自己荷包内排出一两银子。
“小哥,我们这马队马不少,买200个,你帮忙安装一下,多了算赏钱。”喜子客气的道。
“行,这不麻烦。”这小贩招呼旁边几个人一起搭手,不多时就全部装上了。
“有横的不装吗?”校尉好奇的问小贩。
“当然有了,辽人,官府的都有不装的,结果就是罚银啊。
没钱罚货,没货,嘿嘿,谁造的扣谁,马先别牵走了。”
小贩笑嘻嘻的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