写完后,林向安默默读了几遍,感觉还凑合。
下午未时,有官吏发出“快誊真”的指令,提醒学子时间有限,该誊写考题了。
草稿都打好后,林向安在誊写的时候,格外小心。
时不时用衣服擦拭额头的汗,手心都是汗,林向安宁可慢一些,也不敢大意。
比起上次府试答题的速度,慢了不少。
途中就喝了几口水,吃了点馒头,进来时馒头提前弄碎了。
长时间一个姿势,身体很僵硬,便抽空站起来,适当拉伸了一会,活动手腕,醒醒脑子。
在申时,官吏会发出“快交卷”的指令,提醒考生快点交卷。
听到这声指令,林向安抓紧继续誊写。
这时已经有考生提交考卷,待考官收好后,考生便可从官吏处领取出门证,也就是一根竹签。
出小门时将竹签投入篮筐中,一旦出了小门就不许返回座位。
考场官吏会不断清点答卷和竹签的数目,确保两者数量一致。
出小门者达到五十人左右,才能开放大门出场。
第一批出场大约在申时,同时会鸣放三发空炮。
听到动静,林向安便明白有人已经出去了,依旧有条不紊地誊写,等誊写好,又仔细检查了一遍,等墨迹完全干了,这才将答题纸上填写自己姓名的帖纸揭下来。
这张贴纸,被称为浮票”或“浮笺”,贴纸与答卷封面接合处按有三个印章。作为日后的证据,自己保存,答卷上只能写座位号码。
日后成绩发表时,合格者通过提交浮票证明是合格者本人。
将答题纸和打草稿的草案用纸一起提交给考官,待对方收好后,林向安这才拿着竹签,从小门出去。
人很快凑齐,便出了考场。
出来后,林向安才发现后背都汗湿了,黏糊糊的。
林远、王和信正在外面等着,见他出来,朝他拼命招手。
“向安,怕你吃不下,便带了一点煮好的绿豆莲子汤,在井水里冰过,正好解暑。”
天一热,林向安胃口就变差了,林远只好给他弄一些消暑的吃食。
接过盖碗,碗底还有一丝凉气传来,林向安端起来,喝了一口,凉凉的,瞬间让心底的燥热稍微缓了一下。
喝完后,这才感叹地开口。
“阿远,还好有你在我身边,实在太贴心了。”
王和信站在一旁,一脸笑嘻嘻的。
“向安哥,我这次跟着,才知道远哥真细心,太会照顾人了。”
林向安也跟着温柔地笑了起来,感叹道。
“是啊,若是以后阿远不在我身边了,我肯定会不习惯。”
没过多久,杨辉、孙文石就寻了过来,林远从提盒里拿出两碗绿豆莲子汤,递给他俩。
孙文石不客气地接过了,尝了一口笑着说道。
“味道真好,终于活过来了,多谢林远小兄弟照顾。号舍又小又闷,真是热死我了。”
考棚四周都没有树,里面又密集不透风,有的号舍还有光线照射过来,就像一个大号的蒸笼,没法散热。
杨辉听到孙文石的话,也不禁感慨。
“原先以为天冷考试难受,没曾想天热也如此难熬。我所在的那排,有人中暑了,没办法被拖出去。
所以科考需要体力,目前还算好的。后面考举人的乡试,才可怕。
要在号舍里待三天,吃喝拉撒都在里面。若出恭次数多了,考官会在答题纸上盖一个印章,阅卷官看到了会被减分,实在太可怕了。”
严格说来考生只有一次出恭机会,是由考场官吏带着去。若超过一次,会被主考官盖上印章。
怕有影响,索性孙文石一次都不去,唯一办法就是少喝水。
林向安压根不知道有这回事,他嫌难闻,这才不去的,没想到还有这种规定,不过他倒是见过,当时还纳闷这是干嘛,如今想来是印象分。
杨辉之前有次准备出恭,就注意到了隔壁发生过这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