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晨对这些叫好声,知耳不闻,只一心专注地看向郭有东。
“你老人家看上面刻的字就知道了,‘宜子孙’这三个字可大有来头,您知道出自哪里吗?”
杨明德在旁边看着心肝直抽抽。
好好的应酬送礼和奉承,怎么就变成了老师考教学问了?
这要是对方知道还好,如果不知道……
但只见郭有东略微思索一番皱着眉头,有些不确定的说:“最早出现于《诗经》‘宜尔子孙承承兮’的诗句当中?是汉代常见的吉祥语‘长宜子孙’的?”
听到这个赵晨顿时一拍手掌,无比兴奋和激动:“说对了,您老人家还真是知识渊博!我都自愧不如啊!”
他这热烈附和,看起来完全是真心激动,完全不作假的样子。
给了郭有东莫大的鼓舞。
“真是这样啊?”
“没错。”赵晨接过话头,声音温润,如高山流水般舒缓悦耳:
“‘长宜子孙’是指一个家庭的长辈对后辈的要求和期望。”
“这种玉璧的汉代极为流行。”
“我们华夏的古人将这块宜子孙东汉玉壁摆在家中。”
“一方面希望自己这一代建立起来的家业、财富等能世代传续,另一方面是祝愿子孙后代能长长久久过上安享富足的生活。”
众人听了都止不住的点点头,只有杨杏在旁边百无聊赖的喝着酒,对赵晨说的这些话充耳不闻。
“俗话说金银有价,玉无价。”
“还有一句话叫做玉待有缘人。”
“千年磨砺,温润有方,子子孙孙,宜室宜家,这是良好的愿景,都是汉代人留给子孙后代的寄语,里面满满的都是爱和祝福。”
如此带有美好愿景的一块良玉,此时此刻别说是郭有东了,在坐上了年纪的人,眼中都带上几分期盼。
“如此好的东西。”郭有东嘴上喃喃两声。
不知不觉间,赵晨已经将这块东汉玉壁,上上下下从质地雕刻的含义全都介绍了一遍。
每一样挑出来都是百里挑一的好东西,可偏偏这些优点全都集于一身,让人怎么能不心动呢?
这个时候赵晨适时开口:“实不相瞒,我做一些古董生意,这块东汉玉壁乃是我们店里的镇店之宝。”
“如果不是我表哥说郭老先生您对他有再造之恩,又喜欢玉器,我是真舍不得拿出来。”
赵晨满脸的都是惋惜和不舍,此时此刻杨明德,真的有些佩服赵晨这张嘴了。
一番话说下来,既表明了自己的立场,有证明杨明德的感恩之心,还顺便抬高了这块东汉玉壁的价值。
如果不是他知道根本没有任何血缘关系,估计都得被骗过去。
这嘴也太厉害了些吧!!
杨明德在心里赞叹无比,满心佩服。
这个时候又听赵晨仿佛带着蛊惑般的说:“所以,郭老先生,您是真的不准备要这尊宜子孙东汉玉壁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