等看到楼台之后发现,楼台尤其工细规整,却不陷俗艳,云山缭绕,蕴涵文人气息。
旁边的几位老人看到这工笔,全都忍不住惊呼一声。
徐振国听见这动静,脸上难免露出得意之色。
“怎么样?你们有人能猜到这幅画出自谁的手吗?”看着快要展开到盖章的部分,他忍不住再问一句。
赵晨此时轻笑一声,根本没放在心上,语气平缓的叙述。
“仇英的山水画风格虽源于传统青绿和\"院体\"画法,但并不拘于一家一派的面貌。”
徐振国刚听到这个名字的时候,整个人都已经呆住了,一脸错愕的看向赵晨。
“仇英是谁呀?根本没听过?”冯如海嘴上念念有词。
江必安同样应和:“徐悲鸿,黄公望我倒是听过。”
赵晨不管他们碎碎念语调平静,一只手扶着另一只手虚指在画上。
“而纯正的大青绿山水,山石勾勒后不用细皴,只有仇英的画,山脚以赭石分,以青绿重色染石面,然后每一块面再加染石绿,或分以石青,才能使得各山色协调而有分别,树木云岫勾勒精细。”
徐振国此时此刻简直有种上了年纪,还找到知己的感觉,一眼愣怔的看着赵晨。
“你说的很不错。”何止是不错呀甚至,甚至连他都只是单纯的欣赏这幅画而已,对画的作者在这幅画上用了何种工笔,何种渲染,都不甚清楚。
而眼前这个二十出头的小伙子居然可以一一道来。
面对这老头的夸赞,赵晨只是微微一笑,但却不影响他侃侃而谈:“或许是仇英早年的经历,仇英在山水画在境界上不一味追求随大流式的富丽堂皇或空漠冷寂的气氛。”
“反而在他的山水作品中有一种飘逸优雅的气息。”
“其次,他山水画虽隽逸优雅,士气十足,却很巧妙的有一般文人画家笔下那种冷寂空疏的情调,而总是流溢出清新明丽的气氛,至于他有些作品还充满蓬勃欢乐的意趣。”
“没想到这辈子居然是在一个年轻人嘴里了解到仇英的过往以及这幅画的特征。”徐振国摇摇头有些感慨:“看来这幅画卖给你也不算埋没了它。”
又听到同样的话,赵晨惊讶的眼睛微睁,随机笑了:“那必须的。”
“果然是术业有专攻啊,没想到年轻人你懂这么多。”冯如海摸着下巴笑呵呵。
江必安打了个哈欠:“你说他画的这么神奇,你如果不说,我还真没看出来。”
“但是我现在比较好奇那个仇英早年究竟有什么样的经历,才能让他画出这么……”他话说到一半卡壳了。
赵晨接道:“在意趣上这么有冲突的画作。”
江必安简直是眼前一亮:“没错,就是冲突!”
“年轻人,这个你不会也知道吧?”他一副看好戏的表情,了解画就算了,还了解作者?
如果真是这样的话,这个年轻人脑子里不可能是百科全书吧。
对于这个问题,赵晨皱了皱眉开始思考。
“如果没有记错的话……”
刚一开口,四个老头全都盯着他看。
江必安是生怕他再讲出点什么。
这未免有点太恐怖了。
好在赵晨想了半天只说了一句:“具体的记得不是很清楚了,历史文献上似乎也没有写。”
“我只记得他出身不是很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