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儒心有计策,对董卓谏言,
“不若这般,对刘虞大加赏赐,彰显相国宽宏,再言秦炎大逆不道,命刘虞率军征讨。”
董卓十分赞同,将具体事宜,全权交给李儒处理。
七月,
刘虞接到朝廷诏书,命他征讨秦炎。
消息一出,各方震惊。
刘虞面露愁容,听着麾下各人七嘴八舌,只感觉心烦意乱。
“秦炎表面恭敬,实则早有不臣之心,如今朝廷有诏,自当遵从。”
有人提议,遵从朝廷的命令,讨伐秦炎。
“不可,且不论秦炎声名如何,单是他麾下猛将如云,又手握万余精兵,我军如何讨伐?”
齐周魏攸等人立刻站出来反对,不认为仅凭借兵力优势就能取得胜利。
“袁本初新的冀州,又是四世三公,或可向他求助。”
此时又有人站出来,想到冀州袁绍,或许能够外援。
“韩馥之事尚且历历在目,难不成想让使君成为下一个韩馥不成!”
田畴冷冽一言,顿时让那些人哑然,面露羞愧,不再言语。
刘虞见众人争论不下,一时难以有统一,也就挥散众人,明日再议。
虽是如此说着,却也让人整顿兵马。
秦炎这里也得到消息,不过依旧十分冷静。
“刘虞在幽州有仁德,我若起兵反抗,必然被群起而攻之,因此,无论如何都不能让讨伐事成。”
将麾下文武召集到一起,秦炎首先明确自己的决定。
接着便是麾下众人发挥智谋的时候。
“近日代郡有黑山贼作乱,正在四处劫掠”
“若是上报州府,使君定然不会坐视不理,任由黑山贼为祸治下。”
“有了剿贼平乱的理由,想必朝廷也不会多说什么。”
荀彧的话让众人频频点头同意,秦炎也十分赞同,将矛盾转移,想来刘虞听了这个理由也不会拒绝。
于是荀彧毛遂自荐,请为使者,亲赴蓟城说服刘虞。
又有田畴从旁相助,事情进行的十分顺利,刘虞当即书写奏疏,以平定黑山贼祸乱为由,拒绝了朝廷的诏令。
翌日,刘虞起兵五万,任命秦炎为先锋,平定黑山贼。
刘虞的奏疏送到长安,让董卓大为恼怒,由此也将刘虞记恨。
侍中刘和恐怕董卓报复,连夜逃离长安,辗转到南阳袁术处,等待刘虞派兵接应。
消息被公孙瓒得知,听从谋士建议,派遣公孙越半途截杀,想要将嫁祸袁绍。
截杀未成,公孙越身份败露,刘和侥幸逃回到蓟城。
由此刘虞与袁绍更加记恨公孙瓒,暗中互有联络,谋划共同讨伐公孙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