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谢,费用总共多少?”向羽看巴郎把药都收了起来,抢在他之前问道,“巴郎那份一起算。”
“排长,还是我来吧。”巴郎没抢上说话的原因是他光顾着掏钱了。
“用不着你,给我看病你掏什么钱?就你那点儿津贴,好好存着娶媳妇儿吧。”向羽帮他将钱又塞了回去。
“一共一千六百七十四块九毛三,你给一千六百七就行。”顾月姝其实少算了。
巴郎的三十帖药,向羽治疗中所用的药和十天的药膏以及治疗费,加起来三千多,她几乎打了个对折。
这次治疗,她不但没赚钱,反而往里面搭了钱。
至于为什么要这么做?千金难买她乐意。
这已经不是她第一次这么干了,合眼缘又拮据的病人来看诊,她一向都是打折收费。
“顾医师点一下。”向羽将钱递过去。
顾月姝看了一眼,就将其扫进抽屉了,“行了,天色不早,你们回吧,十天后,别忘了。”
“麻烦了顾医师,我们先走了。”向羽客套了一下,就领着巴郎出了医馆,往兽营返了。
他们离开后,顾月姝开始整理医馆。
治疗用过的器具都需要重新清理和消毒,尤其是用过的银针,更是重中之重。
忙忙碌碌直到日暮西山,她才得空坐下来歇歇,也幸好今天没有其他病人。
“明天又要统计缺少的药材了。”她无奈的叹息一声。
这声叹息不是因为要统计药单,而是愁去什么地方挑选医馆缺少的中草药,还必须是药性好的。
近几年市场上的中草药药性越来越次,真假参半的结果就是根本不治病,她每每看见都感到无力。
但她也不知道该怎么做才能彻底改变这一现状,这不是凭一己之力就可以做到的事。
所以只能暂时保证自己医馆里用的药都是自己挑选药性最好的那一批,绝对不糊弄病人。
可近一年来,她医馆的药都快供应不上了,能过她眼的药材太少了。
如果还不做点儿什么,她觉得自己有一天一定会无药可用。
“果然提前准备是对的。”她从发现中药市场的乱象以后,就拿手里大部分的流动资金包了很多山,然后进行了适宜改造。
后来资金再次回笼,她就雇人将曾经的野地变成了天然的药材种植基地,如今已有两年之久,想来一些药材已经可以用了。
她做这些准备,是想在满足自给自足的情况下,给中药市场来一点点小小的震撼的。
真药材假药材,懂行的人最明白其中的区别。
她自然也清楚这样做自己会成为众矢之的,可有些事总有人要去做,要起个头。
而有良心的医者,自会呼应。
她也许做不到真正的推翻当前局面重新来过,但星星之火可以燎原,这是先辈亲身试验过的,吾辈亦往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