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后世很多人骂宣统皇帝是汉奸,这个说法并不对,因为宣统皇帝不是汉人,就算如此,宣统皇帝背叛华夏是不争的事实。】
【前有崇祯皇帝珠玉在前,宣统皇帝的名声自然不会好。】
。。。。。朱元璋,朱棣,乃至朱见深已经不能正视珠玉了。
“张公子,你手下留情,夸人的词不多了。”朱见深皱了皱眉头,你说朱由检有骨气可以,但是你不能说他是珠玉吧。
【实际上,宣统皇帝有超越崇祯皇帝的机会。】
【宣统皇帝曾经前往倭寇国,面见倭寇天皇,当时的宣统皇帝是携带佩刀的。】
【如果当时宣统皇帝拔刀砍向倭寇天皇,无论成功或者失败,甚至砍不到倭寇天皇也一样。】
【只需要拔刀,说一句清可亡,华夏不可亡。】
【这样的话,宣统皇帝,乃至整个清朝都会被高看一眼。】
【清烈帝的谥号跑不掉,宣统皇帝的一切过错都会随着拔刀的那一刻烟消云散。】
【正如四川王刘湘,统治四川时,穷兵黩武,鱼肉百姓,甚至收税都收到了几十年之后,整个四川的百姓就没有不希望他死的。】
【但抗倭战争爆发后,他力排众议,出川抗敌,之后在前线病逝,遗体回川,百姓迎接,而至今,他的陵墓依旧在武侯祠旁受百姓香火供奉,与诸葛丞相相伴。】
【倘若宣统皇帝真的拔刀,那宣统皇帝便是末代君主中最为出色的存在,清廷的灭亡和他没关系,清廷复辟时,宣统皇帝也仅仅十二岁。】
【但这一切在宣统皇帝的懦弱中烟消云散,他自己,包括清末的耻辱会一直记录在历史之中。】
隋末时空,杨广对着天空大笑:“天幕仙人,你给了朕灵感。”
此时的杨广身穿甲胄,看向城门的方向:“好侄儿,让朕亲自来会会你。”
天幕空间中,李丽质眉头一皱:“张彦,杨广要当殉国之君,怎么办?”
“不怎么办,他想殉国就让他殉国呗,不就是为了一个身后名嘛,改变不了什么,这是大势所趋。”
“可是。。。。”李丽质不放心:“我阿耶他?”
朱媺娖一脸探究:“哎呀,现在想起孝顺了,放心吧丽质,你当千古一帝的盘点是假的吗?”
“杨广殉不殉国对你大唐的建立没有影响,只不过是让隋朝亡的更轰轰烈烈而已。”
“真的吗?”李丽质不放心,看向张彦。
张彦点头:“没错,改变不了什么,对于当时的百姓来说,你皇帝殉不殉国影响不大,能过好日子就行。”
“那为什么后世对殉国的评价那么高?”李丽质不理解了。
“激发民族的血性,也可以说是政治的需要,同时也是激励后世。”
张彦主打一个有耐心:“总之原因很多,但有一说一,殉国这个死法,确实是最高荣誉的死法。”
李丽质似懂非懂的点头:“行吧,对大唐没有影响就行。”
“好了,别想那么多,想想吃什么吧。”张彦有些饿了。
“吃火锅。”李丽质对火锅情有独钟,很喜欢那个味道和氛围。
“行,我这就去准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