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抬头看向丁伟,“老丁,看来咱们的分赃计划得暂时搁置了。”
丁伟凑近看了看电报,皱了皱眉,“成!既然是紧急任务,那咱们就立刻行动吧!”
他顿了一顿,不忘对李云龙告诫道,“老李,这次咱们缴获的可是整整两个骑兵团的装备。
等这仗打完,你可得原封不动地还给我啊!”话音刚落,丁伟立刻跃上战马,疾驰而去。
只因,吕华不仅给李云龙传达了新的作战指令,同时也给丁伟的103师布置了任务。
于是,两人只得暂时将分装备的事宜搁置,全身心投入到接下来的紧急任务中。
原来就在刚刚,吕华再次截获了关东军的电报。
得知他们再次派遣了数路大军想要南下对华北战场的鬼子进行支援。
同时,关东军的主力部队在得知混成第四骑兵旅团遇袭后,已经派遣遣主力部队赶来,此刻正在路上。
吕华只好调动手中的精锐部队对援军阻击的同时,也要避其锋芒了。
至于为何不进行二次伏击,是因为别看李云龙他们三个师现在兵强马壮,已经扩充近五万余人。
可小鬼子的关东军却也不是盖的,也刚好在今年发展至巅峰,足足有百万之众。
没错,就是百万,这是吕华从后世查询到的资料跟抗战时空收集到的情报相互印证得到的结果。
至于他们为何没有南下,是因为小鬼子的关东军部署在东北,正防着毛熊呢!
也就是说,鬼子用来南下侵略我华夏的兵力并非全部,其最精锐的百万关东军还驻防在东北地区。
这也是为何,在抗战年代,许多所谓的精英分子那么绝望的主要原因。
实在是因为敌我双方各方面的差距都过于庞大,让人感到一种深深的无力感。
这种差距并非体现在某一方面,而是在各个方面都是如此。
以经济为例,鬼子在抗战之前已经是一个工业实力强大的国家。
据统计,三七年鬼子的工业生产总值为60亿美元,而我方仅为136亿美元,鬼子是我们的44倍。
鬼子拥有钢铁、机械、化学等完善的工业产业链,年产钢铁580万吨,而我们仅有4万吨,相差145倍。
这种巨大的经济落差直接导致了战争中物资供应的严重不平衡。
鬼子能够持续生产出先进的武器装备,确保前线的充足供应,而我军则常常因为物资短缺、装备陈旧而陷入困境。
在科技方面,双方的差距也同样惊人。
以军事科技为例,鬼子在航空、坦克、舰艇等领域都有显着的科研成果。
三七年,鬼子已能够自主生产先进的零式战斗机、97式中战车等武器装备。
而我方在这些领域几乎一片空白,科技水平远远落后。
再来看教育和文化领域,鬼子的初等教育在战前已经实现了全面普及,高等教育和职业教育也得到了大力发展。
四零年,鬼子的小学入学率达到了994,中学入学率为25,培养了大量高素质的人才。
而我方由于历史原因和教育资源的严重匮乏,文盲率高达80,高素质人才极为稀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