而且,鬼子在这一区域可能有更强大的增援。因此我建议,我们应该以晋州为根基,同时向敌后其他山区……”
一位战略意识超前的指挥员接口道,“那我们南渡黄河向南发展,与南方的兄弟部队会合,对抗小鬼子!
黄河以南,地广人多,资源丰富,既有利于我们部队的壮大,也能更好地发动群众,形成全民抗战的局面。”
“而且豫州大部还归属我华夏所有,我军能获得更好的后勤补给……”
就在众人议论纷纷扰扰之际,在兵工厂忙碌的吕华收到了总部的回电。
“吕华同志,你的建议我收到了,经草原袭击鬼子东北老巢,这个胆子大得很嘞!
不过嘞,咱们打仗,那可得靠智谋,不能只凭一股子蛮劲噻。
你这个建议,确实是大胆,蛮有新意,但是风险嘛,也不小嘞。
咱们得好好琢磨琢磨,了哈子是不是真滴可行。
要考虑周全嘛,咱们地兵力、物资、后勤,还有那些草原上滴艰难环境,是不是都能应付得来噻。
还有哇,鬼子在东北地老巢,那可不是那么容易打地,咱们得有充分地准备,不能贸然行事嘞。
不过嘛,你这种敢于向鬼子后方插一刀地想法,我还是很欣赏地。
咱们就是要让小鬼子晓得,他们滴后方,那也不是安全地。
你继续思考,继续完善你滴计划,咱们再来讨论……”
没错,别人都提建议了,吕华自然也不会闲着。
反正他是机器人,脑子里可以同时并行处理成千上万条信息。
闲着也是闲着,没事给总部多发几条电报,应该也不过分吧?
吕华看完总部的回电,心中明白总部的担忧与考虑。
他知道,作为一个军事策略,他的建议虽然具有潜在的巨大战略价值,但同时也伴随着诸多不确定性和风险。
因此,他需要更深入地研究并完善这个计划,确保其可行性和成功率。
于是,吕华再次把脑海中整理出来一篇精简过后共计十余万字的电报洋洋洒洒地发了过去。
至于说那边的电报员会不会双手抽筋,吕华表示这完全不是问题。
只因总部那边负责接收他发动电报的电报机是他赠送的。
且经过他的魔改,配备了后世才普及的键盘。
再加上他发送的电报,还是后世才被发明的五笔打字电报。
电报员只需要按照规律敲击响应的按键就能把他发送的内容敲击出来。
电报的内容详细阐述了吕华的战略构想,以及应对各种可能情况的预案。
他分析了草原的地形、气候、资源等条件,提出了利用这些条件进行战斗的具体策略。
同时,他也对鬼子的可能反应进行了预测,并制定了相应的应对措施。
此外,吕华还在电报中强调了对后勤补给的重视。
他提出,可以借鉴历史上草原民族的游牧方式,建立一支灵活高效的后勤队伍。
以确保大军在草原上转移时能够得到足够的支持。
更应派遣大批信念坚定之同志深入草原,传播信仰的同时于当地组建起我军之骑兵师,以策应主力之作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