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物步行街的物价不低,但是陈天汉还是买了不少东西。
有带给师母和佑佑的。
也有单独给李静的。
冯飞李威他们也都没落下。
只要是给自己人买东西,陈天汉也不会在意省这点钱了。
老牛他们大包小包的打包好一切。问着陈天汉能不能出发了。
陈天汉买了几样特产吃食,准备在路上慢慢品尝。
钻进车内,挥挥手,出发返程。
这一次来京城,他感觉自己收获颇丰。
不仅仅从研究所的四台核磁共振成像仪上,扣下来几百万的小钱钱。
还一次吸收了几块能量晶石。
最最重要的,还是叶芝芝给他以后的规划。
当他俩在一次饭后,叶芝芝慢慢的给他详细讲明了一些设想。
陈天汉震惊的嘴巴大张着,好半天才缓和过来。
叶芝芝准备让他走科研弯路的救赎路线。
国内尖端科研,一旦走了弯路,或者某些项目前期投入过大。
后续的科研成果,一旦超越之前了。
那么最初的这些高成本物料,都可以让他回收。
这样的话,之前科研过程中,那些不可避免的“浪费”过程,就可以尽量做到无损过渡。
现金流回笼以后,还能再次反哺给更新的研发项目。
无限套娃。
就拿昨天晚上,叶芝芝给他发的几个资料来说。
其中就有一个项目,很有意思。
深海载人潜水器。
深海载人潜水器是探索海底深处未知的使者。
它常用于深海科考和资源勘探。
这个领域,我们国家才刚刚投入研究,不到十年。
之前也一直都是国外在这个领域处于领跑的阶段。
国外为了保持这种技术领先,带来的高额收益。
对我们也一直是技术封锁的状态。
早期一艘潜水器的进口价格,基本都在2到3亿元。
而我们国家,也是咬牙坚持购买这种进口潜水器。
在后面的日子里,边使用,边拆解,加紧我们的自主研发工作。
终于在这几年,我们的技术已经远超国外很多企业的顶尖技术水平。
生产出来的最新一代“蛟龙”深海潜水器,不但功能优秀。
制造成本,也仅仅只有,不到两千万的价格。
彻底打破了国外,对这个行业领域的垄断。
国内各个需要这种潜水器的地方,也都全部配备上了我们自己的产品。
那么最初购买的进口潜水器,还有什么用呢?
恐怕现在也仅剩下博物馆展览了吧。
叶芝芝就是想把主意,打到这些“老物件”的身上。
一艘两三亿的潜水器,如果仅剩展览的作用。
那还真不如让它化作现金,反哺到更多的,新的科研项目上。
而且叶芝芝自己也去看过那些进口潜水器。
早期的潜水器,体积都不大,胖墩墩的身材也只能容纳单人进入操作。
整个潜水器,甚至都没有一辆中巴车的身材大。
这个大小,陈天汉来回收也适合,不会对他身体有什么损伤。
陈天汉对于叶芝芝的这些考虑,也是震惊的久久不能平息。
自己只是单纯的想偷偷摸摸的挣点钱。
但是人家考虑的已经是,如何让国家更好的,合理使用现有资源,去开拓,去发展。
陈天汉不得不承认,自己的思想觉悟,跟叶芝芝差的不是一个量级。
所以从下个月开始。
陈天汉以后回来,都要多主攻这个方向的现金流回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