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在此时,一个身形略显瘦小的小太监迈着匆匆的步伐走了过来,他来到近前,恭恭敬敬地躬身行礼道:“贺妃娘娘,您怎么会在此处啊?”
贺妃闻声缓缓回过神来,匆忙用手帕擦拭掉眼角残留的泪水,强装出一副若无其事的样子回答道:“哦,没什么,只是心中有些烦闷而已。”
小太监抬头看了一眼贺妃,见其眼眶微红、神色黯然,赶忙出言宽慰道:“贺妃娘娘,您千万别太过伤心难过了”
然而,还未等小太监把话说完,就被贺妃出声打断了:“小福子,你我二人自幼便相识相知,何必总是一口一个‘奴才’自称呢?这般称呼岂不是显得生分了许多?”
小太监听后微微一怔,随即脸上露出一丝憨笑应道:“既然娘娘不喜欢奴才这样称呼自己,那奴才以后便不再说了。”顿了顿,又接着说道:“那不如就让奴才陪您说说话解解闷吧。”
贺妃轻点了下头,表示应允:“也好,那你便陪本宫随处走走吧。”边说着,边暗自思忖着:不管怎样,如今的自己好歹也算是这后宫中的贺妃了。
就这样,小太监小心翼翼地跟在贺妃身旁,一同漫步于御花园之中。走着走着,小太监突然开口说道:“贺妃娘娘,您今日的册封大典当真是风光无限啊,咱们这些做下人的看在眼里,心里可都是羡慕得紧呢!”
贺妃闻言却是嘴角泛起一抹苦涩的笑容,轻声叹气道:“风光无限?呵呵,不过是徒有其表的虚名罢了。”因为只有她自己心里清楚,她之所以能够成为贺妃,无非就是因为那张与先皇后相似的面容,说白了,她不过是一个可悲的替身罢了。
小太监似乎没有察觉到贺妃话语中的深意,依然自顾自地安慰道:“贺妃娘娘,您切莫如此妄自菲薄呀!皇上既然肯册封您为贺妃,那就说明他定然是十分看重您的。”
贺妃轻轻地叹了口气,那声叹息仿佛蕴含着无尽的深意,她缓缓地说道:“看重?呵呵,也不过就是看在本宫这张脸的份儿上罢了。”言语之间,透露出一丝无奈与自嘲。
一旁站着的小太监听闻此言,脸上露出些许疑惑之色,小心翼翼地问道:“贺妃娘娘,您这话是什么意思啊?”
贺妃转过头来,目光落在小太监身上,眼中闪过一抹落寞,轻声说道:“皇上之所以会喜欢本宫,无非就是因为本宫生得这副面容罢了。除此之外,又还能有什么呢?”
小太监听后,顿时恍然大悟,但心中有所顾忌,不敢直接将想法说出,于是委婉地回应道:“贺妃娘娘……您永远都是您呀……这世上可再也找不出第二个如您这般美丽动人、气质出众的女子了!”这句话看似平常,实则暗藏玄机。
贺妃凝视着小太监,似乎在思考他话语中的深意,一时间沉默不语。
过了片刻,小太监鼓起勇气接着说道:“贺妃娘娘,奴才斗胆跟您说句心里话,希望您不要怪罪于奴才才好。”
贺妃微微点头,示意小太监继续讲下去。
只见小太监压低声音,凑近贺妃耳边小声说道:“贺妃娘娘,依奴才之见,您实在不必如此妄自菲薄。您可是这后宫之中独一无二的存在,无人能够替代得了您呐。”
贺妃听了这番话,先是一愣,而后若有所思地点了点头,紧接着眼神逐渐变得坚定起来,开口说道:“多谢公公的提点,本宫明白了,也受教了。”
然而就在这时,小太监突然抛出一句石破天惊的话:“贺妃娘娘……难道您就不想让那个姜安芝从此彻底消失吗?”
贺妃闻言猛地一惊,脸色瞬间变得煞白,失声叫道:“公公何出此言?!”
小太监嘴角微微上扬,露出一抹不易察觉的笑容,轻声说道:“贺妃娘娘啊,您不妨静下心来,好好地设身处地想一想,如果您是那姜安芝,又会如何看待您当下所处的这般境地呢?”说着,他稍稍凑近了贺妃一些。
只见贺妃微微皱起眉头,似乎真的开始思索起来。而这时,小太监趁热打铁,压低声音道:“娘娘,您不是一直都心心念念想要彻底摆脱掉姜安芝给您带来的阴影么?只要能让她从此销声匿迹,那么皇上的心不就永远都只属于您一人了嘛。”
贺妃听闻此言,原本平静如水的内心瞬间泛起层层涟漪,一股强烈的欲望如潮水般涌上心头。
见此情景,小太监更是得意忘形,继续添油加醋、煽风点火道:“贺妃娘娘呐,那姜安芝一日尚存,于您而言便始终都是一个巨大的威胁呀。只要她还活在这世上一天,您就永远也别指望能够真正取而代之,成为皇上心目中独一无二的那个人。”
小太监顿了顿,紧接着又满脸谄媚地继续蛊惑道:“娘娘如今已然贵为贺妃,身份尊贵无比。倘若再除去姜安芝这个心腹大患,届时整个后宫可不就尽归您所掌控啦?”
贺妃听到这里,不禁怦然心动,但仍有一丝顾虑浮上心头,犹豫着问道:“可是皇上对那姜安芝爱意有加,我究竟该怎样动手才好呢?”
小太监见状,脸上浮现出一丝神秘莫测的笑容,胸有成竹地回答道:“贺妃娘娘莫急,奴才倒是有一计。您只需佯装重病不起,并暗中与太医保密串供,谎称唯有姜安芝的鲜血方可解毒驱邪。如此一来,既能顺理成章地除掉姜安芝,又可避免引起他人怀疑。”
贺妃听完,美眸之中顿时闪过一丝狠厉之色,咬牙切齿地道:“好,那就照公公所说去办!”
小太监跪下说道“老奴明白,一切都已为您安排妥当。”
贺妃看着小太监,满意地点了点头
于是乎,贺妃心生一计,开始佯装生病卧床不起。这消息一经传出,犹如长了翅膀一般迅速飞到了裴言川的耳中。裴言川听闻爱妃病倒,心急如焚,当即下令传召太医院最德高望重的几位太医前来为贺妃诊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