蒋琬捻着胡须,神色阴沉,对身旁的费祎低声说道:“这怎么可能?五万兵马,竟能战胜张郃率领的十万精兵?以少胜多,哪有如此容易之事?莫非其中另有隐情?”
费祎同样眉头紧锁,点头附和道:“蒋大人所言极是。我看这战报恐怕有蹊跷,说不定是杨仪为了邀功请赏,故意夸大其词,甚至……造假也未可知!”
两人对视一眼,眼中皆闪过一丝疑虑。
他们心中清楚,杨仪如今权势日盛,若再让他借此战功更进一步,恐怕朝堂之上,再无人能与之抗衡。
然而,无论他们如何质疑,龙骧卫的胜利已成事实。
杨仪的声望,也因此战而达到了顶峰。
一旁,郭攸之微微颔首,眉头紧锁,语气中带着几分质疑:“不错!杨仪虽有些才干,但从未听闻他有操练兵马之能。况且,即便他真有此能,五万兵马对上十万曹军,怎可能如此轻易取胜?曹军可不是乌合之众,张郃更是久经沙场的名将,岂会如此不堪一击?”
他顿了顿,声音低沉:“仅从前线传回的军报来看,实在令人难以信服。这其中,恐怕另有蹊跷!”
董勇闻言,眼中闪过一丝精光,上前一步,低声道:“几位大人,若那杨仪当真伪造军报,此事反倒好办了。我等只需奏明陛下,陛下定会降罪于他!前线战事关乎蜀汉存亡,杨仪若敢在此事上弄虚作假,那便是自寻死路!”
蒋琬听罢,眼中寒光一闪,嘴角微微上扬,露出一抹冷笑:“杨仪既然自寻死路,那我等便不必客气。走,随我入宫面圣!”
以蒋琬为首的几位文官大臣一拍即合,刚刚下朝,便又匆匆赶往皇宫,准备向刘禅禀明此事。
消息很快传到了刘禅的寝宫。
“陛下,蒋琬等人求见。”吕墨快步走入殿内,低声禀报。
刘禅正倚在龙榻上沉思,闻言不禁一愣,眉头微皱:“他们刚下朝,怎的又来了?让他们去明正殿候着。”
“是!”吕墨躬身退下。
片刻之后,明正殿内。
刘禅高坐于龙椅之上,神色淡然,目光扫过殿下的蒋琬等人,缓缓开口:“几位爱卿,刚下朝便又来见朕,可是有何要事?”
蒋琬上前一步,恭敬行礼,语气凝重:“陛下,臣等听闻前线军报,心中实在难以信服。杨仪的龙骧卫兵力远不及敌军,怎可能如此轻易取胜?臣怀疑这战报有假,汉中恐已沦陷,杨仪欺君罔上,望陛下明察!”
费祎紧随其后,跪地叩首:“陛下,曹魏领军之人乃是大将张郃,此人骁勇善战,是我蜀汉大敌!而杨仪的龙骧卫,听说统率之人不过是其身边一名亲信侍从。如此人物,怎可能与张郃相提并论?又怎能大败敌军?此战报恐有诈,望陛下明察!”
郭攸之也连忙附和:“是啊,陛下!此事蹊跷甚多,还望陛下明察秋毫,切莫被小人蒙蔽!”
刘禅听罢,神色逐渐凝重,手指轻轻敲击着龙椅扶手,心中思绪万千。
他虽不谙军事,但也知以少胜多绝非易事,更何况对手是张郃这等名将。
杨仪的龙骧卫虽有些名声,但如此大胜,确实令人难以置信。
过了片刻,刘禅才缓缓开口,语气沉稳:“此事朕已知晓,会派人详查。不过,此事关系重大,不可妄下定论。杨仪为蜀汉立下大功,若无端怀疑,恐寒了他的心;可若战报有假,朕也绝不容忍!”
蒋琬闻言,面色稍缓,拱手道:“陛下圣明!臣等只是忧心蜀汉安危,才如此急切。望陛下早日查明真相,还朝堂一个清明!”
刘禅点了点头,神情严肃:“朕明白诸位爱卿的苦心。此事朕定会慎重处理,你们先退下吧。待调查结果出来,朕自会决断。”
几位大臣闻言,齐声应诺,缓缓退出明正殿。
殿内,刘禅独自坐在龙椅上,眉头紧锁,心中满是忧虑。
他长叹一声,要是相父还在就好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