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魏延离去之后,刘禅扫视了一圈朝堂上的文武百官,神色缓和了些许,语重心长地说道:
“众爱卿,此次前线大捷,杨仪功不可没。”
“他未雨绸缪,组建龙骧卫,保我蜀汉边境平安。”
“诸位当以杨仪为楷模,一心为国,莫要再因一己私利而误了国家大事。”
蒋琬、费祎等人,此时是满脸的不甘,却又无可奈何。
只能跟随百官纷纷跪地,齐声应道:“臣等谨遵陛下教诲!”
刘禅微微点头,接着说道:
“今日朝会就到此为止,退朝吧。”
……
蜀都外,隐秘草庐内。
诸葛亮一袭素袍,手持羽扇,坐于正中。
在他返回之前,就立刻派人着手调查杨仪龙骧卫的那些兵马。
很快。
一名暗探大汗淋漓,进入庐内,单膝跪地,抱拳行礼。
“丞相,已查明杨仪那龙骧卫的兵马来历!”
诸葛亮正坐在案前沉思,闻声抬眸,神色平静,却难掩双眸之中的关切。
微微点头,示意暗探继续说。
“丞相,那龙骧卫的士兵,皆是流离失所的流民!”
“杨仪将他们收拢,不仅给他们提供衣食住行,还训练他们成为士兵。”
“这一做法,既解决了流民的生计,又为他增添了可用之兵,实在是一举两得啊!”
诸葛亮闻听此言,手中的羽扇猛地一顿。
脸上闪过一丝明显的震惊。
他原本以为,杨仪组建军队或许只是为了争权夺利,手段流于表面,行事肤浅。
可如今看来,是自己的想法太过狭隘了!
杨仪此举,不仅帮助蜀汉解决了那些流民的生计问题,还在关键时刻保卫了国家。
这其中的谋划与远见,绝非一般人可比。
诸葛亮轻轻叹了口气,眼中满是感慨。
“看来,是我小看了杨仪。”
想到这里,诸葛亮不禁想到了魏延调兵的事儿。
他的脸色顿时阴沉下来,眼中闪过一丝怒意。
他重重地将羽扇拍在桌案上,怒声大骂:“倒是魏延这匹夫,竟为了一己私利,不顾汉中安危调回守军,妄图对付杨仪,实在是可恶至极!”
诸葛亮越说越气,他怎么也没想到,自己一向信任的将领,竟会做出如此糊涂之事!
平复了一下情绪后,诸葛亮回想此次街亭之战的惨败,不禁微微皱眉。
“你下去吧,唤马谡前来!”
“是!”
马谡虽有才华,却刚愎自用,导致街亭失守,让北伐大业遭受重创。
若非杨仪的龙骧卫神兵天降,现在汉中的形势,不堪设想!
念及马谡跟随自己多年,诸葛亮不会让他死。
虽痛心疾首,但还是决定给马谡一个机会。